[发明专利]一种多花黄精组培苗移栽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30186.X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63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黄云鹏;范繁荣;陈绍煌;王邦富;张莉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三明林业学校;泉州市林业局 |
主分类号: | A01G22/25 | 分类号: | A01G22/25;A01G24/10;A01G24/12;A01G24/30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诚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9 | 代理人: | 林小彬 |
地址: | 365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花黄 精组培苗 移栽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多花黄精的栽培领域,提供一种多花黄精组培苗移栽方法,解决现有技术的多花黄精组培苗移栽方法存在缺陷导致成活率不高、根状茎芽眼质量低、操作复杂的缺陷,包括以下步骤:A、组培苗炼苗;B、配制基质、苗床制作;C、移苗技术;D、控制病害;E、施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多花黄精的栽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花黄精组培苗移栽方法。
背景技术
多花黄精(Polygonatumcyrtonema Hua)别名山姜、野生姜等,属百合科(Liliaceae)黄精属(Polygonatum Mill.)的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中国南方特有植物。根状茎连珠状或块状,稍带圆柱形、肉质横生、肥大健硕多节、结节处较膨大,直径约1.5~2.0cm,根状茎弥生白色须根,须根韧性强不易折断。植株茎秆圆柱形,高40~80cm,深绿光滑无毛,叶片革质,椭圆形,两面均光滑无毛。花期5~6月,果期8~10月。主要分布在中国的福建、安徽、河南、贵州、江西、四川、湖南、广西等地,生长于海拔500米至1200米的地区,具有喜阴、耐寒、怕干旱的特性,生于阴湿的山地灌木丛及林边草丛中。在土层较深厚、疏松肥沃、排水和保水性能较好的壤土中生长良好。
多花黄精是黄精种类品质最佳。其根茎,具有润肺滋阴,补中益气,益肾填精的作用。近代研究表明,黄精含有烟酸、醒类、豁液质、淀粉、二氨基丁酸、黄精多糖及低聚糖等成分,有麻醉及降低动物血压的作用,对肾上腺素引起的血糖过高有抑制作用,对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及肝脏脂肪浸润、对改善肾脏功能也有较好功效。黄精还是一味抗菌良药,对伤寒杆菌、结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皮肤癣菌等均有一定抑制作用。近年来,黄精制品已广泛应用于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及预防放疗、化疗引起的副作用等,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多花黄精因集药用、食用、观赏、美容于一身,市场需求量日益增加,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受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和野生资源不断减少,发展黄精人工移栽已迫在眉睫。黄精繁殖方式主要是有性繁殖(种子)和无性繁殖(根茎)两种方式。由于黄精种子难收集,种子发芽率低,育苗时间长,不利于黄精的人工大面积种植。目前多花黄精繁殖主要依靠根茎的无性繁殖,但该方法繁殖系数低,种根茎用量大,容易变质腐烂,种源受到极大限制。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建立黄精快速繁殖体系是生产优质黄精无毒苗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多花黄精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有了长足发展。但在这一技术环节中,由于多花黄精组培瓶苗组织体小,木质化程度低,组织培养周期短导致组织体内含物累积少,幼苗根状茎生长缓慢,且一年仅生长一节,每年11月前后地上部分自然枯死,幼苗为单叶。组培苗大田移植成活率极低,多花黄精组培苗移植不同于普通苗木移植,操作程序繁杂,不可控因素多,要求技术含量高,成本高。从而制约多花黄精组培快繁技术的发展。
发明内容
因此,针对以上内容,本发明提供一种多花黄精组培苗移栽方法,解决现有技术的多花黄精组培苗移栽方法存在缺陷导致成活率不高、根状茎芽眼质量低、操作复杂的缺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多花黄精组培苗移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组培苗炼苗:将已生根且根系达1cm以上的组培瓶苗,放置在大棚内的炼苗床上,培养条件遮光率70%,室内湿度85%以上,培养温度20℃~26℃,打开瓶盖炼苗,炼苗20天后待组培苗的根状茎表皮出现转绿时,肉质呈现半木质化,即可出棚移栽;
B、配制基质、苗床制作:育苗床基质组成为:黄心土14~18%、熟草炭土28~35%、细河沙50~55%及0.2~0.5%钙镁磷复合肥,苗床制作将事先准备好的基质按照基质配方比例充分拌匀,制作成苗床高20cm,宽120cm的育苗床,育苗方式为大棚苗床育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三明林业学校;泉州市林业局,未经福建三明林业学校;泉州市林业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301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