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辐射管更换用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28435.1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73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冯强;程义平;李荣飞;邓利;熊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26 | 分类号: | C21D1/26;C21D9/56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沈金美 |
地址: | 20094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辐射 更换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辐射管更换用装置及方法,辐射管更换用装置包括用于和起重机相连接的吊梁、夹持机构、以及能够定位在炉膛上的底座,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主体框架、与主体框架相连接的背板、固定于背板的连接件、安装在主体框架中的插拔千斤顶、以及固设在插拔千斤顶中活塞杆的端部的顶板,所述吊梁与主体框架、以及底座与主体框架都为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件用于和辐射管可拆卸连接,所述顶板用于和炉膛相配合。本申请在更换辐射管时,通过插拔千斤顶作用于炉膛,可以轻松克服辐射管进出炉膛时产生的较大摩擦力,便于辐射管进出炉膛时的插拔作业,极大地提高了更换辐射管的施工效率和施工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辐射管更换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辐射管更换用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各大钢厂都有连退、热镀锌等机组,这些机组的工艺段设有连续退火炉,该炉区可以对炉内的带钢进行热处理,以改善带钢性能,满足产品需求。这些机组的连续退火炉一般为立式结构,为满足保证生产速度且达到工艺的要求,炉内带钢一般有数百米,大部分炉区采用辐射管对该带钢进行加热;如图1所示,安装在炉膛200内的辐射管100沿带钢运行路线均匀布置在带钢两侧,一条生产线往往布置有数百套辐射管100。辐射管通过内部燃烧煤气、天然气等可燃气体将热量传递给炉膛,为保证辐射管与炉膛连接的密封性和强度,辐射管与炉膛配合间隙较小,并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
由于长期连续运行,辐射管需定期更换,由于辐射管是插入炉膛内的,无法使用厂内行车直接吊装,需要借助专用吊具将吊装。如图2所示,专用吊具主要由辐射管吊具300和行车吊钩400构成,辐射管吊具300的下端用于和辐射管100相连接,辐射管吊具300的上端与行车吊钩400相连接,通过行车可驱动行车吊钩400移动,进而实现对辐射管100的吊装。但是,由于炉区设备众多,辐射管与炉膛配合间隙小,且在高温作用后辐射管往往存在形变,使得辐射管进出炉膛的插拔作业异常困难(一般采用在附近钢结构上挂置链条葫芦强行拉拔辐射管),从而导致辐射管的插拔作业往往耗时较长,单套辐射管插拔作业需要近3h,大大降低辐射管更换的施工效率。另外,专用吊具一般较长,后部有较大配重,不能直接放置在较小的检修平台上,故整个插拔作业均需使用行车进行吊起,对厂内行车占用非常严重,对于厂房内其它需要使用行车吊装的项目造成很大影响,往往造成人员窝工。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辐射管更换用装置,便于辐射管进出炉膛时的插拔作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辐射管更换用装置,包括用于和起重机相连接的吊梁、夹持机构、以及能够定位在炉膛上的底座,所述夹持机构包括主体框架、与主体框架相连接的背板、固定于背板的连接件、安装在主体框架中的插拔千斤顶、以及固设在插拔千斤顶中活塞杆的端部的顶板,所述吊梁与夹持机构的主体框架、以及底座与夹持机构的主体框架都为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件用于和辐射管可拆卸连接,所述顶板用于和炉膛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分别位于背板两端处的摆动千斤顶和主轴,所述主轴与背板相铰接,所述摆动千斤顶安装在主体框架中,所述主体框架上固设有连接耳部,所述主轴可升降地支承在连接耳部中,所述摆动千斤顶中活塞杆的端部与背板相铰接,所述摆动千斤顶中活塞杆的伸缩方向与主轴的轴向相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安装在主体框架中的升降千斤顶,所述连接耳部中开设有与主轴相配合的通孔,所述通孔为上下延伸的腰形孔,所述升降千斤顶中活塞杆的端部能够上下伸缩、并与主轴相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吊梁上安装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能够沿吊梁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配重块和夹持机构沿吊梁的长度方向分别设在吊梁的两端。
优选地,所述吊梁上安装有可转动的驱动丝杆、与驱动丝杆相配合的驱动螺母、以及可转动的手轮,所述手轮与驱动丝杆相连接、用于使驱动丝杆转动,所述驱动丝杆沿吊梁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驱动螺母与配重块相固定;所述配重块上还安装有与吊梁相配合的第一移动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84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