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回弹紧固件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28011.5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9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孙唯;周春苹;李兴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B35/00 | 分类号: | F16B35/00;F16B4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11008 | 代理人: | 俞晓祥 |
地址: | 25000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弹 紧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装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回弹紧固件。
背景技术
对深孔内的紧固件进行连接、拆卸时,通常使用长杆内六角扳手深入到孔中进行操作。大部分情况下操作人员无法看到拆卸情况,不能准确判断紧固件是否拆卸到位。深孔处的紧固件在取出时,一般依靠扳手与紧固件之间的磁性或吸附作用,这种方法适合尺寸、重量小的连接件。而对于尺寸、重量较大的连接件则存在磁性或吸附作用力不足的现象。在未完全取出紧固件的情况下,分离联接件与被联接件时需考虑紧固件伸出部分,联接件分开一定距离才能完成拆卸。
因此,需要一种特殊结构的紧固件,既能使操作人员感知拆卸是否到位、方便取出,又能在不取出的情况下,方便分离联接件与被联接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于深孔内紧固件的拆卸,在无法直接观察的情况下,能够容易取出。
本发明的自回弹紧固件包括套筒、弹簧、底座和紧固件四部分,弹簧在紧固件的头部与底座之间,在压缩的情况下起到使紧固件回弹、即远离底座的作用。底座与套筒的端口固定连接,一方面对弹簧的一端限位,起到保护弹簧不脱落,另一方面起到垫圈的作用;套筒在最外侧,起到封装紧固件、弹簧和底座的作用,并控制紧固件回弹距离、避免紧固件与弹簧脱离。
本发明可通过设计一种套筒、弹簧、底座和普通紧固件组合的结构,解决深孔处紧固件拆卸、取出、联接件与被联接件分离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自回弹紧固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自回弹紧固件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将弹簧2套入紧固件4的杆部,在紧固件4的末端套入底座3,整体装入套筒1中,套筒1在端口与底座3固定,其中弹簧2不受外力状态下尺寸L等于紧固件螺杆长度l减去底座高度H,即L=l-H,套筒1的内表面顶部与紧固件4头部的距离d,d<H,见图1。
工作状态见图2,拧紧时,底座3和弹簧2可起到弹簧垫圈的作用;拆卸时,当紧固件4与被联接件6分离时,在弹簧2的作用下紧固件4可产生回弹现象,操作人员在无法观察到的情况下可有效判断紧固件4是否拆卸到位,且此时紧固件4完全回弹进入套筒1的深孔内,便于联接件6与被联接件5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80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螺钉散落结构及方法
- 下一篇:快拆式无螺丝杆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