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邮件处理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27791.1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84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杨斌;王志海;喻波;魏效征;安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明朝万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58 | 分类号: | H04L12/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邮件 处理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邮件处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邮件代理,作为邮件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桥梁,为邮件发送和接收提供更快、更高效、更安全的管控;
邮件网关:能够对邮件进行分类控制,对邮件正文、附件、发件人、收件人(抄送、密送)等信息进行管控,防止敏感信息泄露。
邮件网关,即根据设定的规则,对通过网关的所有邮件进行管控,防止携带敏感信息的邮件未经允许发送出去,避免信息泄露。随着网络的普及,信息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如何防止信息泄露,保障用户私有数据的安全性是信息安全的首要任务。传统邮件审计的方法很难从根本上严格控制邮件的外发,新型的邮件代理方式,可以从根本上严控邮件的外发、审批、外部攻击等,保障内部邮件服务器及数据的安全。
实现邮件网关需要设计一个邮件网关代理,外发的所有邮件都先通过邮件网关代理,然后由邮件网关代理将邮件交给邮件分析和监测程序,对邮件进行细粒度的分析和监测后,如果发现敏感源,则根据敏感源的处理定义对该邮件进行相应的处理,高危的敏感源直接阻断,并通知管理员进行处理,中危的敏感源对邮件先保留待发,通知管理员对邮件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再发送出去,如果是低危敏感源,则记录这条邮件的详细信息并转发。
邮件代理是整个邮件网关的核心,目前常见的邮件网关仅仅是对邮件进行转发的目的,很难达到对邮件内容进行检测和管控,同时,对于邮件服务器的攻击和大量邮件对服务器负载的影响都很难避免,因此,邮件网关需要一种可靠的方式来满足邮件的转发、管控,以及邮件服务器的负载保护、防攻击等功能。
经检索,得到最接近的对比文献:
发明名称:一种邮件控制方法及装置,公开号:CN106411690A)。
该发明专利提供一种邮件控制方法及装置,通过二次检测确定邮件的合法性,并可以阻断不合法邮件的转发,进而可以提高邮件过滤的准确率,避免非法邮件的发送,提升用户体验。
该现有技术收到客户端发送的邮件时,判断该邮件是否符合预设过滤规则;在确定该邮件不符合预设过滤规则时,将该邮件缓存后丢包;检查缓存的邮件是否合法;在确定缓存的邮件合法时,将该邮件转发至服务器。
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是:
(1)上述专利是通过预设过滤规则对邮件进行判断,从而决定邮件是否转发,并未对不符合规则的邮件进行有效的反馈,未能进行人为干预和审批;
(2)上述专利对邮件服务器的负载和安全性未做防护,当邮件服务器负载过高时,邮件网关如果不能及时对邮件加以控制,邮件服务器可能会出现异常;同时,如果发现大量攻击性邮件,邮件网关不能及时进行拦截,可能对邮件服务器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并实现的一种基于代理的邮件网关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对邮件正文和附件内容的解析、提取、分析等一系列处理,正确识别敏感源,并通知系统管理员;同时,根据收件服务器的负载和处理情况,提供邮件缓存队列及邮件攻击防护,确保邮件服务器的安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邮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提取待发送邮件的内容;
2)对提取的邮件内容进行规则匹配;
3)对命中规则的邮件按照规则规定的响应方式做相应的处理;
4)将经处理后仍需发送的邮件放入邮件外发队列后,发送邮件外发队列中的部分邮件,根据反馈确定邮件服务器的繁忙程度,根据繁忙程度调整邮件发送频率和数量;
5)通过统计单位时间段内的邮件发送频率和数量判断攻击邮件;
6)对攻击邮件进行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提取邮件的内容包括:收/发件人、邮件主题、邮件正文、邮件附件。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优选的,所述步骤2)对提取的邮件内容进行规则匹配包括:按照规则指定的不同危害程度进行匹配,匹配方式包括正则匹配、关键字匹配、机器学习匹配、指纹识别匹配。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对命中规则的邮件按照规则的响应方式做相应的处理,并通知管理员;
管理员确定邮件无误后执行允许邮件发送操作,将其放入邮件外发队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明朝万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明朝万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77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压电元件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微细粒锡石的选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