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硫化物包裹型难处理金矿的湿式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27309.4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84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怀;郝福来;郑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黄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22B3/44 | 分类号: | C22B3/44;C22B11/08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郭佳宁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硫化物 包裹 难处 金矿 预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湿法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硫化物包裹型难处理金矿的湿式预处理方法;将硫化物包裹型难处理金矿进行超细磨,在充氧气搅拌的条件下,实现了硫化物的常压氧化,硫化物氧化自发放热,不需要外部热源即可维持搅拌槽中矿浆温度为85℃~95℃,连续添加石灰中和氧化反应生成的酸,促进氧化反应的进行,且处理后的矿浆不需要洗涤,可直接进行常规氰化浸金;本发明工艺流程简单,生产成本低,适用性广泛,金的回收率高,可处理金品位较低的硫化物包裹型难处理金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湿法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硫化物包裹型难处理金矿的湿式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硫化物包裹型金矿石是难处理金矿石中的一种,这类资源中,金以显微金或次显微金呈包裹或浸染状存在于黄铁矿、毒砂和磁黄铁矿等硫化矿中,甚至在一些矿床中,大部分金进入到黄铁矿、毒砂的晶格,以超显微金的状态存在。要提取包裹在硫化物中的金,需要使金成为裸露可浸状态,也就是说开发利用这类难处理金矿的实质,就要采用一种经济而有效的方法将包裹金的硫化物破坏。
目前,硫化物包裹型金矿广泛应用焙烧氧化、压力氧化及生物氧化预处理工艺使金得以充分暴露,再使用合适的浸出剂提金,而这些预处理工艺,金的回收率虽然高,但同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压力氧化法基建投资大,操作管理复杂,生产成本高;生物氧化法中微生物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氧化周期较长(几天甚至十几天),且存在不同程度丢金现象;焙烧法环境污染严重,特别是在含砷矿物处理上环保压力很大;并且采用已有的上述预处理工艺无法实现矿山企业存在的大量金品位较低的硫化物包裹型金矿资源,比如浮选金精矿氰化渣(金品位大于5g/t)和低品位高硫原矿浮选得到的金精矿(金品位不到20g/t,甚至达不到10g/t)的经济高效回收,造成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硫化物包裹型难处理金矿的湿式预处理方法,是针对现有硫化物包裹型难处理金矿在预处理技术上存在的问题提供的一种工艺流程简单,生产成本低,适用性广泛且金回收率高的方法,并且可处理金品位较低的硫化物包裹型难处理金矿。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含硫质量分数不小于15%的硫化物包裹型难处理金矿进行湿式超细磨,使超细磨后矿浆中金矿粒度达到10μm~15μm;
2将步骤1中经过超细磨后的矿浆用清水或浓密溢流水进行调浆,保证矿浆质量浓度为25%~30%;
3将步骤2制备的矿浆放入搅拌槽中进行预处理:充入工业用纯度大于99%的氧气,使得矿浆中溶解氧浓度达到20mg/L~25mg/L之间,并搅拌36h~60h,再添加石灰控制矿浆pH在4.0~6.5之间;由于化学反应放热,搅拌槽中矿浆温度为85℃~95℃;
4将步骤3预处理后的矿浆进行浓密处理,底流矿浆质量浓度控制在30%~40%,然后采用常规氰化法进行浸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将硫化物包裹型难处理金矿进行超细磨,在充氧气搅拌的条件下,实现了硫化物的常压氧化,硫化物氧化自发放热,不需要外部热源即可维持搅拌槽中矿浆温度为85℃~95℃,连续添加石灰中和氧化反应生成的酸,促进氧化反应的进行,且处理后的矿浆不需要洗涤,可直接进行常规氰化浸金;本发明工艺流程简单,生产成本低,适用性广泛,金的回收率高,可处理金品位较低的硫化物包裹型难处理金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黄金研究院,未经长春黄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73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