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质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26472.9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22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坚;吴周令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利弗莫尔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30031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源装置 合束装置 水质检测装置 光分束装置 检测装置 泵浦光 散射 光路 检测灵敏度 测量水样 光路连接 光谱分析 光热效应 特性变化 吸收光谱 吸收特性 样品表面 依次布置 检测 并联 诱导 吸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质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包括第一光源装置、第二光源装置和检测装置,所述第一光源装置与第二光源装置所在光路并联并通过光合束装置进行光路连接,所述光合束装置后方光路上设有光分束装置,所述光合束装置、光分束装置和检测装置沿光路依次布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利用光热效应来测量水样的吸收光谱,样品在泵浦光诱导下产生特性变化,只是因为样品对泵浦光能量的吸收引起的,因此,所测得的信号只反映样品的吸收特性,样品表面及内部的散射对测量结果不产生影响。和其它光谱分析方法相比,消除了散射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因而测量结果更可靠,而且检测灵敏度极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质检测鉴别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水质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水质安全,关系每一个人的生命健康,是重中之重。因而对水源安全的检测鉴别技术的需求也非常迫切。
光谱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水质检测方法,和传统的化学分析、电化学分析以及色谱分析等水质检测方法相比,光谱分析具有操作简便、测量精度高、重复性好、检测效率高等优点。目前最常用的光谱分析方法有分光光度法、拉曼光谱法等,但是这些方法都有不足。分光光度法中通常是直接测量透过样品的光的强度的变化,再根据朗伯比(Lambert-Beer)定律来获得样品的吸收率以及吸收光谱,从而获得所检测的水样品中所各类杂质和污染物的信息,这是一种间接的吸收测量方法。但是这种方法在对弱吸收样品进行检测时,会产生比较大的误差,主要的误差来源是样品表面及样品内部对光的散射,比如水中所含的杂质、微小颗粒物等。因为这部分散射所造成的光强变化往往会被计算在吸收之内,当样品吸收很弱时,这会造成比较大的检测误差。拉曼光谱是通过对样品分子引起的拉曼散射效应进行检测,从而获得有关样品分子的结构特征。不同的分子结构对应不同的拉曼特征谱线。但是拉曼散射本身的效率很低,散射光也很弱,这样在样品中杂质成分比较小的时候,检测的灵敏度也会受到极大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质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质检测装置,包括第一光源装置、第二光源装置和检测装置,所述第一光源装置与第二光源装置所在光路并联并通过光合束装置进行光路连接,所述光合束装置后方光路上设有光分束装置,所述光合束装置、光分束装置和检测装置沿光路依次布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光源装置内沿光路依次设有有激发光源、光调制装置、第一分光装置和第一聚焦透镜,所述第一分光装置后侧另一光路上设有第一功率探测装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激发光源为泵浦光。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光源装置内沿光路依次设有探测光源和第二聚焦透镜。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检测装置内沿光路依次设有第三聚焦透镜、滤光装置、第二分光装置、空间滤波器和光电探测器,所述第二分光装置后侧另一光路上设有第二功率探装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光分束装置后侧另一光路上设有光吸收装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测溶液放置到样品池内,并将样品池放置到光合束装置和光分束装置之间的光路上,并使光路能够通过待测溶液。
2).启动第一光源装置和第二光源装置来提供激发光源和探测光源。
3).激发光源和探测光源通过合束装置后合束并照射到样品池内的待测溶液内,合束光通过待测溶液后经分束装置进行光分束。
4).分束后的激发光源通过光吸收装置进行吸收,探测光源通过光分束装置后进入检测装置内,然后通过检测装置对探测光进行检测并得出检测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利弗莫尔仪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利弗莫尔仪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64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