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仿真文化石的加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26203.2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84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梁兴旺;吴文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威霖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34 | 分类号: | B29C70/34;B29C70/5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王新生 |
地址: | 733000 甘肃省武威市凉***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仿真 文化石 加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仿真文化石的加工方法。1)把191树脂和双飞粉按质量1:0.5的比例搅拌,成为树脂混合胶;2)一次同时把10‑50个文化石模具平放在地面,把树脂混合胶倒入容器中,加入固化剂3‑6%,搅拌之后加入促进剂,搅拌均匀得到胶;3)用刷子把胶涂刷在模具内,10min后凝固,再涂第二遍,然后把剪成豆腐块大小的玻璃纤维布一块一块地贴好,再在上面刷一层胶,干后又用同样方法再贴一次玻璃纤维布,刷一层胶,过30‑60min,完全凝固后脱模,一天后再用电动砂轮机把毛边打掉干净即为成品。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得到的产品仿真度高,肌里层次表现细致入微,色丰富,色彩过度自然,美观大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艺品制造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仿真文化石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室内装饰石材不断推陈出新。各种优质石材在室内设计师的匠心独运下,成了丰富空间装饰的一道风景,壁面石材尤其引消费者的关注,成了近一年装饰行业的新宠-这就是文化石。它吸引人的特点是色泽纹路能保持自然原始的风貌,加上色泽调配变化,能将石材质感的内涵与艺术性展现无遗。符合人们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文化理念,人们便统称这类石材为“文化石”用这种石材装饰的墙面,制作的壁景等,确实能透出一种文化韵味和自然气息。时尚文化石是人工再造石,它采用高新技术把天然形成的每种石材的纹理、色泽。质感以人工的方法再现,效果极富原始、古朴的韵味,在日渐钢筋水泥化、拥挤、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人们释放压抑,回归大自然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的主题。人们渴望绿色、追求野趣,将诱人的天然景色点缀室内,显得古朴典雅、庄重而华丽,可营造出一个悠然清新的氛围。。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仿真文化石的加工方法,制备方法简单,本发明得到的产品仿真度高,肌里层次表现细致入微,色丰富,色彩过度自然,美观大方,是家庭、景点装饰有的理想物品,广泛用于公共建筑、室内外装修、别墅、庭院、园林等建筑,高贵典雅,返朴归真。
一种仿真文化石的加工方法,其为以下步骤:
1)把191树脂和双飞粉按质量1:0.5的比例搅拌,成为树脂混合胶;
2)一次同时把10-50个文化石模具平放在地面,把树脂混合胶倒入容器中,加入固化剂3-6%,搅拌之后加入促进剂,搅拌均匀得到胶;
3)用刷子把胶涂刷在模具内,10min后凝固,再涂第二遍,然后把剪成豆腐块大小的玻璃纤维布一块一块地贴好,再在上面刷一层胶,干后又用同样方法再贴一次玻璃纤维布,刷一层胶,过30-60min,完全凝固后脱模,一天后再用电动砂轮机把毛边打掉干净即为成品。
温度高时加入的固化剂量要小于温度低时加入的固化剂的量。
所述文化石模具采用陶瓷或者玻璃材质。
时尚文化石与天然石质感完全相同具有质地轻、不风化、环保吸音、防火阻燃、色彩丰富、色泽持久、形状各异、质地坚固、造型组合变化多端、安装方便等特点在当今崇尚自然的主流下广泛适用于宾馆、别墅山庄、酒店大堂、酒吧、咖啡屋、休闲娱乐中心、茶室、会客厅、园林景观、公寓住宅等场所,是品位高雅的装饰者理想的追求。
本发明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房地产、别墅、星级酒店、桑拿浴、园林等领域,已成为优化环境的新时尚,其集装饰性与功能性于一体,是多种文化风格的完美结合,为美化城乡环境、改善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做出了积极的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得到的产品仿真度高,肌里层次表现细致入微,色丰富,色彩过度自然,美观大方,是家庭、景点装饰有的理想物品,广泛用于公共建筑、室内外装修、别墅、庭院、园林等建筑,高贵典雅,返朴归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一种仿真文化石的加工方法,其为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威霖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武威霖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62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