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筋混凝土池体改造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25850.1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67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5 |
发明(设计)人: | 冯丽花;郑毅;秦建涛;王谦;付会晶;马琳雪;李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E04G23/06;E04G23/0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张建 |
地址: | 05001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土结构 墙体 钢筋混凝土池体 施工 底板 增设 工程建设领域 防水套管 节约资源 分块 吊装 渗漏 破碎 改造 拆除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钢筋混凝土池体改造施工方法,属于工程建设领域,包括(一)将需要拆除的墙体分块吊装或者破碎、(二)在墙体上增设防水套管、(三)在底板上增设新墙体。本发明能确保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保证混凝土结构抗渗漏性能、减少因施工对原混凝土结构的影响,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程建设领域,尤其是一种池体的改造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各项工艺的不断改进,建筑施工中改造工程越来越多,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构件拆除方法多为风镐、机械捶打、液压锤破碎等,这种施工方法施工速度慢,且施工过程中振动较大,对原结构损害较大。采用该拆除技术后可以避免以上缺点,同时可增强抗渗漏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池体改造施工方法,能确保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保证混凝土结构抗渗漏性能、减少因施工对原混凝土结构的影响,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钢筋混凝土池体改造施工方法,包括(一)将需要拆除的墙体分块吊装或者破碎、(二)在墙体上增设防水套管、(三)在底板上增设新墙体。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部分的具体步骤包括:
a,在拆除墙体一侧搭设双排脚手架;
b,采用测量仪器对拟切割部位定位,采用墨斗进行弹线形成切割线,确定切割位置;
c,安装墙锯或绳锯,其中墙锯需在拆除墙体上安装轨道;
d,进行分块切割作业;
e,对切割快吊装或破碎。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可采用吊车进行吊装部位:切割前在每个切割块上采用水钻钻出吊装孔,并且切割块在切割完一边后应通过吊装孔固定切割块;
不可采用吊车进行吊装部位:采用墙锯或绳锯竖向方向将墙体与原结构分离后,在墙体顶部竖向打眼,灌入加水拌合的高效无声破碎剂完成破碎作业,采用此方法依次向下进行直到达到墙体拆除位置。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具体操作为:
采用水钻沿墙体上需要开设洞口的四周连续开设水钻孔,将一圈水钻孔中部围成的混凝土块吊出形成洞口,将洞口四周边缘剔凿成麻面,在洞口四周植筋,安装防水套管,支模并浇筑高强灌浆料。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洞口的混凝土中部固定遇水膨胀止水条。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三)部分的具体操作为:
底板上增设墙体需先拆除部分底板上层的混凝土,使上层混凝土与底板下部分分离,将上层混凝土破碎后运出,整理拆除后的混凝土下方的钢筋并绑扎墙体竖筋,浇筑底板混凝土。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使用切割机拆除底板时要将需留设钢筋的底板预留出来,将预留的底板部位采用破碎剂进行拆除,底板新旧混凝土交接部位凿毛处理,底板浇筑前安装遇水膨胀止水条。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每个切割块上开设两个吊装孔,孔径为100mm,钻孔位置选择在能够保证切割块平衡的中间位置。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在墙体顶部竖向采用φ35mm水钻打眼,孔距150-200mm,灌入加水拌合的高效无声破碎剂,其中温度低于5℃时,拌合时采用40℃左右的水,灌完后用木塞封堵,垂直口不需封堵。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支模并浇筑高强灌浆料时应该在洞口顶部的两侧留设两个料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河北省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58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