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稻田虾科学捕捞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25200.7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2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高晋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肥西县翰鹏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01K69/02 | 分类号: | A01K69/02;A01K6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稻田 科学 捕捞 系统 | ||
一种稻田虾科学捕捞系统,包括田埂、稻田、虾沟、捞虾池和驱虾水泵,所述的稻田水平面低于田埂水平面,所述的虾沟水平面低于稻田水平面,所述的稻田其中任意一侧通过连接区与田埂直接连接,所述的连接区与稻田平齐,所述的虾沟其中一端与捞虾池连接,所述的捞虾池底部水平面低于虾沟底部水平面,所述的虾沟和捞虾池之间设有挡水闸门和挡虾闸门,所述的挡水闸门与虾沟相邻,所述的挡虾闸门与捞虾池相邻,所述的驱虾水泵进水端通过水泵延伸至捞虾池内,出水端通过水泵延伸至虾沟另一端。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科学捕捞,效率高,省时省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稻田虾养殖技术领域,具体属于一种稻田虾科学捕捞系统。
背景技术
小龙虾也称克氏原螯虾、红螯虾和淡水小龙虾。形似虾而甲壳坚硬。成体长约5.6~11.9厘米,暗红色,甲壳部分近黑色,腹部背面有一楔形条纹。幼虾体为均匀的灰色,有时具黑色波纹。螯狭长。甲壳中部不被网眼状空隙分隔,甲壳上明显具颗粒。额剑具侧棘或额剑端部具刻痕。是淡水经济虾类,因肉味鲜美广受人们欢迎。因其杂食性、生长速度快、适应能力强而在当地生态环境中形成绝对的竞争优势。其摄食范围包括水草、藻类、水生昆虫、动物尸体等,食物匮缺时亦自相残杀。小龙虾近年来在中国已经成为重要经济养殖品种。
稻田虾养殖是一种水稻和小龙虾共养技术,通过虾在稻田里不停的行动、觅食来帮助稻田松土,吃掉田中的消耗肥料的野草和其他水生生物,不仅节约除草劳动力,消灭维护人畜的蚊蝇,还能获得优质的水产蛋白,增产增效;但是现有的稻田虾捕捞非常困难,耗时耗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稻田虾科学捕捞系统,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在虾沟边上设置捞虾池和驱虾水泵,且捞虾池通过挡水闸门和挡虾闸门隔开,在需要捕捞时,打开挡水闸门、挡虾闸门和驱虾水泵,利用水流将小龙虾驱赶到捞虾池内,然后关闭挡虾闸门,利用挡虾闸门上的网格状结构,去小留大,科学捕捞,效率高,省时省力。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稻田虾科学捕捞系统,包括田埂、稻田、虾沟、捞虾池和驱虾水泵,所述的稻田水平面低于田埂水平面,所述的虾沟水平面低于稻田水平面,所述的稻田其中任意一侧通过连接区与田埂直接连接,所述的连接区与稻田平齐,所述的虾沟其中一端与捞虾池连接,所述的捞虾池底部水平面低于虾沟底部水平面,所述的虾沟和捞虾池之间设有挡水闸门和挡虾闸门,所述的挡水闸门与虾沟相邻,所述的挡虾闸门与捞虾池相邻,所述的驱虾水泵进水端通过水泵延伸至捞虾池内,出水端通过水泵延伸至虾沟另一端。
进一步,所述的挡水闸门和挡虾闸门均包括二侧的导槽、位于导槽上部的横梁、位于导槽之间的挡块和位于挡块上方的调节螺杆,所述的调节螺杆底部通过旋转结构固定在挡块上方,所述的调节螺杆杆身通过螺纹套固定在横梁上。
进一步,所述的调节螺杆上方设有旋转把手。
进一步,所述的挡水闸门上的挡块为实心结构。
进一步,所述的挡虾闸门上的挡块为网格状结构,所述的网格状结构网目为3cm。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如下:
本发明所述一种稻田虾科学捕捞系统,在虾沟边上设置捞虾池和驱虾水泵,且捞虾池通过挡水闸门和挡虾闸门隔开,在需要捕捞时,打开挡水闸门、挡虾闸门和驱虾水泵,利用水流将小龙虾驱赶到捞虾池内,然后关闭挡虾闸门,利用挡虾闸门上的网格状结构,去小留大,科学捕捞,效率高,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挡水闸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肥西县翰鹏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未经肥西县翰鹏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52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