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真空玻璃封接器件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24446.2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60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杨国庆;李沐春;杨殿来;许壮志;薛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法库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03C27/00 | 分类号: | C03C27/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维特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9 | 代理人: | 甄玉荃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封接 封接器件 玻璃封接 低温真空 高温保护 真空玻璃 玻璃 入炉 玻璃体 体内 压强 玻璃绝缘体 保护气体 技术指标 炉体高温 气密性能 熔融状态 退火处理 退火过程 有效减少 保护气 电性能 微裂纹 微正压 密闭 减小 绝缘 加热 装配 | ||
本发明属于玻璃封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空玻璃封接器件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封接器件的装配入炉、低温真空处理、高温保护封接和降温退火处理。在入炉后的低温真空处理步骤中,可以消除玻璃绝缘体内部分气泡、缺陷内的压强,使存在的裂纹展开,与外界形成通道。进而通一定量的保护气进行高温保护封接,加热至封接温度,温度升高,玻璃绝缘体在熔融状态下,自行可弥合裂纹。密闭的炉体高温时保护气体产生的微正压,又减小了玻璃体中气泡的含量。降温退火过程中,又消除了玻璃的内应力。使用此方法封接的器件,有效减少了玻璃体内的气泡含量以及位微裂纹等现象,因此可以提高玻璃封接器件的气密性能、电性能抗压强度等技术指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玻璃封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空玻璃封接器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玻璃封接器件以其较好的机械强度、良好的密封性、耐高温性以及良好的电性能参数等特点,使其成为高压、高应力和高温度场合下使用的高可靠器件。
若玻璃封接器件玻璃体气孔率大(深孔封接)、玻璃表面以及内部存在微裂纹,则直接影响玻璃封接器件的气密性能、电性能、抗压强度等技术指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真空玻璃封接器件的方法,消除了玻璃封接器件玻璃体气孔率大(如深孔封接)、玻璃表面以及内部存在微裂纹明显等现象。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真空玻璃封接器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封接器件装配入炉,即将装配玻璃封接器件所需的石墨模具、壳体、插针、玻璃绝缘体装配好后,一并放入真空炉内;
2)低温真空处理,即将真空炉内真空度抽至小于1Pa,然后升高真空炉温度,温度升高至300-400℃,保温10-15min,充高纯氮气至80KPa-100KPa;
3)高温保护封接,将真空炉继续升温至900-1000℃,保温25-40min,此时炉内压强约为110~120KPa;
4)降温退火处理,控制降温速率小于30℃/min,将真空炉温度降至500-700℃时,保温10~30min,此时炉内压强约为90-110Kpa,继续随炉冷却,直至室温。
进一步地,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封接器件装配入炉,即将装配玻璃封接器件所需的石墨模具、壳体、插针、玻璃绝缘体装配好后,一并放入真空炉内;
2)低温真空处理,即将真空炉内真空度抽至小于1Pa,然后升高真空炉温度,温度升高至350℃,保温10min,充高纯氮气至90KPa;
3)高温保护封接,将真空炉继续升温至935℃,保温30min,此时炉内压强约为112KPa;
4)降温退火处理,控制降温速率小于30℃/min,将真空炉温度降至680℃时,保温15min,此时炉内压强约为103Kpa,继续随炉冷却,直至室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使用此方法封接的器件,有效减少了玻璃体内的气泡含量以及位微裂纹等现象,因此可以提高玻璃封接器件的气密性能、电性能抗压强度等技术指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真空玻璃封接器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封接器件装配入炉,即将装配玻璃封接器件所需的石墨模具、壳体、插针、玻璃绝缘体装配好后,一并放入真空炉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法库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未经辽宁法库陶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44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