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提高丝状真菌重金属耐受能力的驯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21525.8 | 申请日: | 2017-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86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发明(设计)人: | 祝嫦巍;孙玉军;黄守程;汪雁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C12N1/36 | 分类号: | C12N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31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培养皿 重金属耐受 丝状真菌 菌丝 驯化 重金属 嵌套 培养基液面 重金属胁迫 生长空间 逐渐增加 培养基 最内层 灭菌 接种 生长 配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提高丝状真菌重金属耐受能力的驯化方法,依次包含以下步骤:1)将不同直径规格的灭菌后的培养皿(6~20cm)嵌套在一起,底部依次接触并使得这些培养皿一边靠在一起;2)配置不同浓梯度的含重金属的培养基,分别装在不同的培养皿内,使得重金属浓度由内而外逐渐增加,培养基液面略低于培养皿边缘;3)把丝状真菌接种在最内层的培养皿内,由于生长空间限制,菌丝被迫单方向生长而逐步经历更高浓度的重金属胁迫压力,进而提高菌丝的重金属耐受能力。采用本发明的方法能够快速提高丝状真菌重金属耐受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真菌重金属耐受能力的驯化方法,具体的是一种快速提高丝状真菌重金属耐受能力的驯化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人类的活动如采矿、工业制造、废气排放、农药与化肥的使用等,导致环境中重金属含量增加。重金属污染的环境恶化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对环境污染进行防治和修复至关重要。近年来利用微生物进行重金属环境修复成为热点,丝状真菌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和废水方面具有较高的研究应用价值。丝状真菌通过胞内积累、胞外络合等作用,将环境中的重金属离子富集到细胞内外,从而降低环境中的重金属离子含量,达到修复环境的目的。用于修复重金属污染环境的微生物不仅要具有较快的生长能力,同时要对重金属离子具有较强的耐受力和富集力。从自然界筛选新的菌株探寻难度大、分离效率低。因此人为驯化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菌株,对于提高研究工作的效率、以及在重金属污染环境修复中的实践应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专利目的是为解决科学研究以及生产实践中提高丝状真菌重金属耐受能力提供一种新颖的驯化方法,解决目前从自然界筛选新的菌株探寻难度大、分离效率低的状况。
发明专利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将不同直径规格的灭菌后的培养皿(6~20cm)嵌套在一起,底部依次接触并使得这些培养皿一边靠在一起(共切面)。配置不同浓梯度的含重金属的培养基,分别装在不同的培养皿内,使得重金属浓度由内而外逐渐增加,培养基液面略低于培养皿边缘(见附图1)。
把丝状真菌接种在最内层的培养皿内,由于生长空间限制,菌丝被迫单方向生长,逐步经历更高浓度的重金属胁迫压力(见附图2)。
采用上述设计方案的效果: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能够快速提高丝状真菌重金属耐受能力。
附图说明
图1展示的是不同规格的培养皿嵌套在一起;图2展示的是丝状真菌接种在重金属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下述实施例中所用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首先取6cm、9cm、15cm和20cm的培养皿各1个,然后进行高温高压灭菌处理,在超净工作台内把以上规格的培养皿嵌套在一起,底部依次接触。然后在内层培养皿中注入低浓度重金属培养皿,依次逐渐把高浓度的重金属培养皿注入外层不同培养皿中,重金属浓度梯度由内而外逐渐增加。
用接种针挑取少量丝状真菌的菌丝体,接种于最内层的培养皿中,然后用20cm培养皿的盖子把整个培养皿盖住,放在28℃的培养箱中观察真菌的生长情况。当真菌适应了更高浓度的重金属后,会继续向外生长。
实施效果:经上述驯化方法,丝状真菌的耐受重金属的能力显著得到提高,且时间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科技学院,未经安徽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15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