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死体积管路及水流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20183.8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42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0 |
发明(设计)人: | 蒋孝雄;蔡冶强;邢金京;王以堃;陈扬;朱建冰;欧阳广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9 | 代理人: | 彭雄 |
地址: | 2100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积 管路 水流 控制 方法 | ||
1.一种防死体积管路,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合池进液管(2)、Y型三通(3)、第一出液管(42)、第一出液单向阀(44)、第二出液管(52)、第二出液单向阀(54),其中:
所述Y型三通(3)为两个进口一个出口的管件,分别为第一进口管、第二进口管以及第一出口管;所述混合池进液管(2)一端与第一出口管连接,另一端与混合池连接;所述第一出液管(42)、第一出液单向阀(44)以及第一进口管依次连接;所述第二出液管(52)、第二出液单向阀(54)以及第二进口管依次连接;所述第一出液单向阀(44)封闭口到第一进口管出口的距离L小于4倍第一出液单向阀(44)出口端管径R。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死体积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液管(42)与标准母液瓶的出口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死体积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液管(52)与稀释液瓶的出口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死体积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液单向阀(54)封闭口到第二进口管出口的距离L小于4倍第二出液单向阀(54)出口端管径R。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防死体积管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口管、第二进口管之间的夹角的角度为45°。
6.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死体积管路的水流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控制第二液体通过第二出液单向阀(54)向Y型三通(3)流去;
步骤2,当第二液体流入混合池进液管(2)后,控制第一液体通过第一出液单向阀(44)向Y型三通(3)流去;
步骤3,当第一液体注入完毕时,继续控制第二液体流入混合池进液管(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防死体积管路,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第一液体通过第一出液单向阀(44)向Y型三通(3)流去时,控制第二液体通过第二出液单向阀(54)向Y型三通(3)流去,使得第二液体与第一液体一起经过Y型三通(3)进入到混合池进液管(2)中;或者,步骤2中第一液体通过第一出液单向阀(44)向Y型三通(3)流去时,停止第二液体通过第二出液单向阀(54)向Y型三通(3)流去,使得第二液体单独经过Y型三通(3)进入到混合池进液管(2)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防死体积管路,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当第一液体注入完毕时,继续控制第二液体流入混合池进液管(2)中的第二液体的量至少占整个第二液体的量的五分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未经江苏省计量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2018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水质分析仪
- 下一篇:一种方便携带的检测分析COD的水质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