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强度抗拉层电缆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18044.1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3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8 |
发明(设计)人: | 何帮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源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97/02 | 分类号: | C08L97/02;C08L71/03;C08L45/00;C08L63/00;C08L83/04;C08L93/04;C08K13/04;C08K7/24;C08K3/22;C08K5/09;C08K5/37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83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度 抗拉层 电缆 材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抗拉层电缆材料,按照重量份有以下原料组成:氯醇橡胶7‑10份、抗氧化剂占5‑8份、三氧化二锑占1‑4份、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4‑7份、歧化松香占4‑7份、粉煤灰占4‑7份、改性木质纤维素8‑15份、聚双环戊二烯1‑6份、禽类毛水解粉末9‑15份、硬脂酸占3‑8份、1,2‑巯基苯并咪唑1‑5份、偏苯三酸三辛酯4‑9份、可膨胀石墨5‑9份、双酚F型环氧树脂6‑10份和二甲基团聚硅氧烷2‑5份。本发明的一种电缆材料能够改善可以改善合金的物理化学性能,并提高合金室温及高温机械性能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新材料相关技术研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强度抗拉层电缆材料。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材料的研究一直是我们国家科研项目的主题,如果你够研发并且生产出一项成分简单,且能够达到良好的效果的新材料配方,这将是对人类的一大贡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高强度抗拉层电缆材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强度抗拉层电缆材料,按照重量份有以下原料组成:氯醇橡胶7-10份、抗氧化剂占5-8份、三氧化二锑占1-4份、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4-7份、歧化松香占4-7份、粉煤灰占4-7份、改性木质纤维素8-15份、聚双环戊二烯1-6份、禽类毛水解粉末9-15份、硬脂酸占3-8份、1,2-巯基苯并咪唑1-5份、偏苯三酸三辛酯4-9份、可膨胀石墨5-9份、双酚F型环氧树脂6-10份和二甲基团聚硅氧烷2-5份。
上述的一种高强度抗拉层电缆材料,按照重量份有以下原料组成:氯醇橡胶7-9份、抗氧化剂占5-7份、三氧化二锑占1-3份、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4-6份、歧化松香占4-6份、粉煤灰占4-6份、改性木质纤维素8-14份、聚双环戊二烯1-5份、禽类毛水解粉末9-14份、硬脂酸占3-7份、1,2-巯基苯并咪唑1-4份、偏苯三酸三辛酯4-8份、可膨胀石墨5-8份、双酚F型环氧树脂6-9份和二甲基团聚硅氧烷2-4份。
上述的一种高强度抗拉层电缆材料,按照重量份有以下原料组成:氯醇橡胶8-9份、抗氧化剂占6-7份、三氧化二锑占2-3份、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5-6份、歧化松香占5-6份、粉煤灰占5-6份、改性木质纤维素9-14份、聚双环戊二烯2-5份、禽类毛水解粉末10-14份、硬脂酸占4-7份、1,2-巯基苯并咪唑2-4份、偏苯三酸三辛酯5-8份、可膨胀石墨6-8份、双酚F型环氧树脂7-9份和二甲基团聚硅氧烷3-4份。
上述的一种高强度抗拉层电缆材料,按照重量份有以下原料组成:氯醇橡胶8.5份、抗氧化剂占6.5份、三氧化二锑占2.5份、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5.5份、歧化松香占5.5份、粉煤灰占5.5份、改性木质纤维素11.5份、聚双环戊二烯3.5份、禽类毛水解粉末12份、硬脂酸占5.5份、1,2-巯基苯并咪唑3份、偏苯三酸三辛酯6.5份、可膨胀石墨7份、双酚F型环氧树脂8份和二甲基团聚硅氧烷3.5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发明的一种电缆材料能够改善可以改善合金的物理化学性能,并提高合金室温及高温机械性能等有益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高强度抗拉层电缆材料,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有以下原料组成:氯醇橡胶7份、抗氧化剂占5份、三氧化二锑占1份、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4份、歧化松香占4份、粉煤灰占4份、改性木质纤维素8份、聚双环戊二烯1份、禽类毛水解粉末9份、硬脂酸占3份、1,2-巯基苯并咪唑1份、偏苯三酸三辛酯4份、可膨胀石墨5份、双酚F型环氧树脂6份和二甲基团聚硅氧烷2份。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源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源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80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