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运行控制方法、运行控制装置和空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17899.2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175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廖海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64 | 分类号: | F24F11/64;F24F11/47;F24F11/88;F25B49/02;F24F110/10;F24F110/12 |
代理公司: | 11343 北京友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尚志峰;汪海屏 |
地址: | 528311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运行 控制 方法 装置 空调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运行控制方法、运行控制装置和空调器,其中,运行控制方法包括:响应于用户输入的设定温度,实时检测室外送风温度和室内温度;根据室内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第一温差、以及室外送风温度和设定温度之间的第二温差确定对应的总能需;根据总能需调整压缩机的运行模式。通过上述方法,充分地考虑了室外送风温度对室内温度的影响,并以总能需将室内温度与室外送风温度之间建立关系,进而以总能需调整压缩机的运行模式,减少室外送风温度对室内温度的影响,在满足室内控温需求的同时,降低了空调器的运行功耗,有利于提升空调器运行的可靠性,提升空调器使用寿命,提升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控制方法,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运行控制方法、一种运行控制装置和一种空调器。
背景技术
新风空调器为带有新风系统的空调器,在空调器进行制冷或制热时,空调器新风系统可以从室外引入空气,用于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
相关技术中,对于新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一般分为两种:(1)通过室内温度与设定温度的温差控制新风空调器的压缩机运行或停机;(2)通过室外送风温度与设定温度的温差新风控制空调器的压缩机运行或停机。
但是,以上两种控制方法均未考虑新风对室内温度的影响,因此,当室内温度已经达到要求时仍给室内送风或室内温度没有达到要求时停止给室内送冷风和热风,这就导致新风空调器的压缩机长时间处于运行状态或出现频繁启停等现象,均影响新风空调器的压缩机运行的可靠性,并导致使用寿命减短、功耗高和舒适性差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行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行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运行控制方法,包括:响应于用户输入的设定温度,实时检测室外送风温度和室内温度;根据室内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第一温差、以及室外送风温度和设定温度之间的第二温差确定对应的总能需;根据总能需调整压缩机的运行模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实时检测的室内温度与室外送风温度确定空调器系统的总能需,进而根据总能需调整空调器的压缩机的运行模式。通过上述方法,充分地考虑了室外送风温度对室内温度的影响,并以总能需将室内温度与室外送风温度之间建立关系,进而以总能需调整压缩机的运行模式,减少室外送风温度对室内温度的影响,在满足室内控温需求的同时,降低了空调器的运行功耗,有利于提升空调器运行的可靠性,提升空调器使用寿命,提升用户体验。
具体地说,用户在开启空调器并输入设定温度后,实时检测室外送风温度和室内温度,并根据室内温度与设定温度计算第一温差,根据室外送风温度和设定温度计算第二温差。第二温差可以理解为对室内温度造成影响的温度差值,进而通过第一温差与第二温差确定总能需,总能需由空调器的压缩机提供。因此,通过总能需控制压缩机的运行模式,有效的减少了因新风对室内温度的影响而造成的压缩机误停的情况,提升了空调器运行的可靠性与稳定性,提升用户体验。
另外,在用户开启空调器后,实时检测室外送风温度和室内温度,也即实时控制压缩机的停机或运行,有效地减少了当室内温度已经达到要求时仍给室内送风的现象,减少能耗,节约能源,提升用户体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根据室内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第一温差、以及室外送风温度和设定温度之间的第二温差确定对应的总能需,具体包括:根据室内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的第一温差确定对应的室内能需;根据室外送风温度和设定温度之间的第二温差确定对应的室外能需;计算室内能需和室外能需之和,记作总能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78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