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护套可更换式控制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16946.1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539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万俊生;周本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多宝电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8 | 分类号: | H01B7/18 |
代理公司: | 34155 合肥东邦滋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吴晓娜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高***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护套 更换 控制 电缆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护套可更换式控制电缆,包括:缆芯和护套,其中:缆芯的外周面设有线槽;护套的内周面设有凸起部;护套内部设有若干个径向布置的孔道,每个孔道内均设有与其固定的芯柱,所述芯柱由荧光材料制作而成,且沿芯柱的长度方向,所述芯柱包括第一柱体部、第二柱体部和第三柱体部,且在紫外光的照射下,所述第一柱体部、第二柱体部、第三柱体部所呈现的颜色各不相同;护套套装在缆芯的外周,且各凸起部一一对应的卡在各线槽内。本发明不仅可以有效防止电缆因过度磨损而造成缆芯击穿的安全隐患,且可以实现护套可更换的目的,使得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得以大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护套可更换式控制电缆。
背景技术
一些用于连接来回移动的自动化设备的控制电缆,在工作过程中会随着设备的移动在地上来回拖拽,因此,其外部护套磨损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当护套磨损到一定程度,若不能及时发现,则很容易危机电缆内部的主绝缘层,直至绝缘击穿。而若能及时换下护套,由于其内部缆芯还属于完好,直接废弃电缆处理,由造成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护套可更换式控制电缆。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护套可更换式控制电缆,包括:缆芯和护套,其中:
缆芯的外周面设有若干个沿其长度方向直线延伸的线槽,各线槽沿缆芯的外周面环形均布;
护套的内周面设有若干个沿其长度方向直线延伸并可卡入线槽内的凸起部,各凸起部沿护套的内周面环形均布;护套内部设有若干个径向布置的孔道,每个孔道内均设有与其固定的芯柱,所述芯柱由荧光材料制作而成,且沿芯柱的长度方向,所述芯柱包括第一柱体部、第二柱体部和第三柱体部,且在紫外光的照射下,所述第一柱体部、第二柱体部、第三柱体部所呈现的颜色各不相同;护套套装在缆芯的外周,且各凸起部一一对应的卡在各线槽内。
优选地,凸起部远离远离护套内周面的一侧侧面设有与其固定的加强层,所述加强层由硬质材料制作而成。
优选地,线槽的槽宽均由缆芯的外周面向其内部方向依次递增,凸起部的横截面形状与线槽横截面形状适配。
优选地,护套包括内护套和包覆在内护套外周的外护套;凸起部设置在内护套的内周面,孔道设置在内护套上。
优选地,外护套以挤包的形式包覆在内护套的外周。
优选地,孔道的内径大于芯柱的外径以使外护套在挤包时其胶料对孔道与芯柱之间的间隙填充。
优选地,外护套的厚度大于内护套的厚度。
本发明中,通过在缆芯的外周面设置线槽,在护套的内周面设置凸起部,在护套内设置孔道,在孔道内设置由荧光材料制作而成的芯柱,并使芯柱包括第一柱体部、第二柱体部和第三柱体部,且在紫外光的照射下,第一柱体部、第二柱体部、第三柱体部所呈现的颜色各不相同,生产过程中,生产人员先对缆芯和护套分别加工,然后将加工完成缆芯和护套进行组装,组装时,利用牵引机构使缆芯护套内部穿过,并使护套上各凸起部一一对应的卡在各线槽内,以防止护套周向移动。使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芯柱的延伸变化,判断出电缆的磨损程度,以在磨损程度达到警戒值时,及时更换电缆,且更换后的下来的电缆以新护套替换原破损护套的方式,重新投入使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护套可更换式控制电缆,不仅可以有效防止电缆因过度磨损而造成缆芯击穿的安全隐患,且可以实现护套可更换的目的,使得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得以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护套可更换式控制电缆的断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多宝电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云南多宝电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694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羽毛球羽毛形状甄选系统
- 下一篇:回收热碱液用于制盐卤水净化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