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弧光保护探头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16886.3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76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赵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南能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C17/02 | 分类号: | 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无线 传输 弧光 保护 探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弧光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弧光保护探头。
背景技术
电弧是放电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现象,当两点之间的电压超过其工频绝缘强度极限时就会发生,当适当的条件出现时,一个携带着电流的等离子产生,直到电源侧的保护设备断开才会消失。
现有的弧光探头一般与主控单元通过光纤连接,在有些场合不便于铺设光纤,造成无法对配电箱进行弧光保护,或需要保护的区域较大时,铺设光纤的较多,进而造成劳动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弧光保护探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弧光保护探头,包括弧光采集元件、弧光传感器、处理单元、地址编码单元和无线通信单元,
所述弧光采集元件与所述弧光传感器连接,用于采集弧光信号,
所述弧光传感器与所述处理单元连接,用于将弧光强度转化为数字信号,
所述处理单元分别与地址编码单元和无线通信单元连接,用于读取地址编码单元存储的地址码,并将该地址码与弧光强度信号整合,
所述地址编码单元用于存储无线传输的弧光保护探头的地址码,且其包括编码接口,所述编码接口用于接收外部编码器设定的地址码,
所述无线通信单元用于将携带地址码的弧光强度信号向外发出。
作为优选,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WIFI/2G/3G/4G通信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优选,还包括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的输入端与不间断电源连接,其输出端与所述弧光传感器、处理单元、地址编码单元和无线通信单元分别连接。
有益效果:本发明将弧光信号在其内部转化成数字信号,并通过无线通信向外传输信号,通过设置编码单元的地址码,来区分不同弧光保护探头的位置,在铺设通信光缆不便的地点,采用该无线传输的弧光保护探头,具有安装方便快捷,节省劳动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无线传输的弧光保护探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无线传输的弧光保护探头,该保护探头包括弧光采集元件1、弧光传感器2、处理单元3、地址编码单元4和无线通信单元5。
弧光采集元件1与弧光传感器2通过光纤连接,弧光采集元件1用于采集弧光信号,并将采集的弧光信号传递给弧光传感器。弧光传感器2与处理单元3连接,用于将弧光采集元件1采集的弧光信号的强度转化为数字信号。处理单元3分别与地址编码单元4和无线通信单元5连接,处理单元3用于读取地址编码单元4存储的地址码,并将该地址码与弧光强度信号整合,并将整合后的数字信号发送给无线通信单元5,并将携带地址码的弧光强度信号向外发出。地址编码单元4用于存储弧光保护探头的地址码,地址编码单元4固化唯一标识的地址码作为本无线传输的弧光保护探头的物理地址识别码。携带地址码的弧光强度信号可以被主控单元接收,根据设置的阈值和弧光信号的强度比较,来检测是否有电弧产生。根据地址码来确定发生故障的地点,进而控制相关开关断开,实现保护功能。
本发明实施例的地址编码单元4包括编码接口,编码接口用于接收外部编码器6设定的地址码,地址码储存在地址编码单元4内,并将该地址码提供给处理单元3。
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通信单元5包括WIFI/2G/3G/4G通信模块中的一种或多种,采用哪种通信方式可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和需要来定。
本发明实施例还包括电源模块,电源模块的输入端与不间断电源连接,不间断电源可以防止弧光保护探头断电,造成保护功能失效。电源模块的输出端与弧光传感器2、处理单元3、地址编码单元4和无线通信单元5分别连接,用于分别向其提供工作电源。
综上所述,本发明将弧光信号在其内部转化成数字信号,并通过无线通信向外传输信号,通过设置编码单元的地址码,来区分不同弧光保护探头的位置,在铺设通信光缆不便的地点,采用该无线传输的弧光保护探头,具有安装方便快捷,节省劳动成本。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其它未具体描述的部分,属于现有技术或公知常识。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南能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南能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68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