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调节水温的方法、控制器、装置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16396.3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13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徐勤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尔优家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9/20 | 分类号: | F24H9/20;F24H9/18 |
代理公司: |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专利中心 11010 | 代理人: | 于金平 |
地址: | 100086 北京市海淀区知春***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调节 水温 方法 控制器 装置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调节水温的方法、控制器、装置及存储介质,本发明在检测到用水需求时,通过预设的混水部件接收第一储水部件和第二储水部件输出的储水,再由混水部件对接收到的储水进行混合后输出,其中,第一储水部件与热水器连接,第二储水部件与冷水管连接,即,本发明通过对第一储水部件、第二储水部件以及混水部件的进出水进行控制,以使用户用水时,出水即用户所需的热水,避免了冷水的浪费,从而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不由于出水端与热水器之间的管道长,而造成的冷水浪费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调节水温的方法、控制器、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现有家用水加热设备有电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燃气热水器,一般来说,每户只会安装一台水加热设备,且它们安装位置相对固定,如电热水器一般安装在洗手间,太阳能热水器安装在室外,燃气热水器则一般安装在厨房,多个房间用水时总会有管道比较长的地方,这样在需要使用热水时总会有很长一段时间在出冷水,非常浪费,并且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调节水温的方法、控制器、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出水端与热水器之间的管道长,而造成的冷水浪费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调节水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检测到用水需求;通过预设的混水部件接收预设的第一储水部件和预设的第二储水部件输出的储水,并通过控制调节所述第一储水部件和所述第二储水部件进入所述混水部件的储水量,使所述混水部件接收到的储水混合后,输出的水温达到预设水温,其中,所述第一储水部件与热水器连接,所述第二储水部件与冷水管连接。
进一步地,通过预设的混水部件接收预设的第一储水部件和预设的第二储水部件输出的储水之前,包括:
确定混水部件中储水的第三温度;
根据预设的预约水温、第一温度、第二温度和第三温度,确定第一储水部件和第二储水部件分别输出储水的流量比例;
其中,第一温度为第一储水部件中储水的温度,第二温度为第二储水部件中储水的温度。
进一步地,根据预设的预约水温、第一温度、第二温度和第三温度,确定第一储水部件和第二储水部件分别输出储水的流量比例,具体包括:
当第一储水部件的进水水温低于预约水温,则关闭第二储水部件的进水,第一储水部件进水,并出第一水量的水到第二储水部件,出第二水量的水到混水部件,混水部件对储水进行加热后出水,其中,第一水量大于第二水量;
当第一储水部件的进水水温高于预约水温,混水部件的第三水温低于预约水温,则关闭第二储水部件的进水,第一储水部件进水,且第一储水部件出水到混水部件,混水部件对储水进行加热后出水;
当第一储水部件的进水水温高于预约水温,混水部件的第三水温高于预约水温,则同时打开第二储水部件和第一储水部件,且第二储水部件和第一储水部件按水温比例性出水;
当第二储水部件的进水温度高于或等于预约水温,则关闭第一储水部件的进水,第二储水部件根据储水量调节进出水量,并经混水部件出水。
进一步地,混水部件对储水进行加热后出水,具体包括:通过混水部件内的电加热丝对混水部件内的储水进行加热后出水。
进一步地,当第一储水部件的进水水温高于预约水温,混水部件的第三水温高于预约水温,则同时打开第二储水部件和第一储水部件,且第二储水部件和第一储水部件按水温比例性出水,具体包括:
当第一储水部件的进水水温高于预约水温,混水部件的第三水温高于预约水温,则同时打开第二储水部件和第一储水部件,第二储水部件和第一储水部件按水温比例性出水,且第二储水部件的出水量小于或等于混水部件的出水量,第一储水部件进水量小于等于第一储水部件的出水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尔优家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未经海尔优家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639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