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15080.2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518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高培阳;张传涛;张雪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3/10 | 分类号: | A61K33/10;A61K36/484;A61P1/00;A61P7/04;A61K33/26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张娟;刘华玲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消化道 出血 药物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包含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花蕊石7‑11份、代赭石7‑11份、甘草25‑35份。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提供的组合物,配伍合理,各组分发挥了协同增效的作用,对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临床应用前景良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严重的症候。消化道是指从食管到肛门的管道,包括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结肠及直肠。上消化道出血部位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上段空肠以及胰管和胆管的出血。屈氏韧带以下的肠道出血称为下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可因消化道本身的炎症、机械性损伤、血管病变、肿瘤等因素引起,也可因邻近器官的病变和全身性疾病累及消化道所致。根据出血部位及出血量、出血速度不同,临床表现各异。少量出血或缓慢中量出血,可不发生明显的症状或仅有头昏。急性大出血,则可发生休克的表现,如心悸、出冷汗、口渴、恶心、上腹不适、畏寒、烦躁、昏厥等,甚至导致死亡。
西医对本病主要采用止血的措施,包括止血药物的应用,三腔管气囊压迫止血,纤维内窥镜直视下高频电灼或激光止血,降温止血等。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时,需考虑外科手术治疗。西医对消化道出血大都是治标不治本,而且如果长期服用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对人体产生二次伤害。
本病在中医临床中多属“呕血”、“便血”范畴。胃中积热,热伤胃络,可导致呕血,肝火亢盛,横逆犯胃,胃络损伤,或火热迫血妄行,均可导致呕血;脾气亏虚,统摄无权,血液外溢,可引起呕血。脾胃虚寒,中气不足,统血无力,血溢肠内,还可引来黑粪(便血)。若出血过多,气随血脱,症见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汗出、脉微细欲绝,则为元阳暴脱。
在上消化道出血方面,中医药对本病的病因、病理及防治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且具有副作用少、疗效确切等优点,其独特的优势和巨大的潜力至今仍未被充分发挥和利用,发展空间巨大。
公开号为CN 105381416 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其包含30种以上的药味,组分复杂,成本较高,对患者的经济压力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组合物,它是由包含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
花蕊石7-11份、代赭石7-11份、甘草25-35份。
花蕊石为矿石类含蛇纹大理岩Ophicalcite之石块,主含碳酸钙(CaCO3),采挖后,除去杂石和泥沙,用于咯血,吐血,外伤出血。
代赭石为三方系赤铁矿Hematite的矿石,性苦寒,归心、肝经,治疗头痛、眩晕、嗳气、呕逆、吐血、崩漏等。
甘草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的根及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晒干。
其中,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
花蕊石7-11份、代赭石7-11份、甘草25-35份。
其中,它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备而成:
花蕊石9份、代赭石9份、甘草30份。
其中,所述甘草为生甘草。
其中,它是由花蕊石、代赭石、甘草的原生粉或水或有机溶剂提取物为活性成分,加入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制剂。
其中,所述制剂为口服制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未经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50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