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接触线硬弯死弯处理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14387.0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03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路超;李学斌;何宇;张海超;孟宪浩;寇宗乾;赵德胜;杨玉军;沈华;周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康远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02 | 分类号: | B21F1/02 |
代理公司: | 江阴市扬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309 | 代理人: | 隋玲玲 |
地址: | 21443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线硬弯死弯 处理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接触线硬弯死弯处理装置及方法,主要用于电气化铁道用铜及铜合金接触线的整弯。
背景技术
随着交通运输业的蓬勃发展,铁路行业依靠不断跟新的科学技术来提高铁路的行车速度,增强行业竞争力。《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16-2025)要求铁路建设工程要结合新线建设和实施既有铁路改造扩能工程,提升既有路网质量,到2025年规划实施既有线扩能改造2万公里左右。由于上世纪 90 年代以前修建的电气化铁路,在很大程度上不具备新型机车提速的条件。为了达到提速要求,采取了对既有电气化铁路线路及其设备进行改造的措施。接触线作为接触网供电的关键部件,受到既有线改造工程中由于放线工艺和放线条件的影响,不可避免出现平直度大于0.2mm/m的硬点。当机车通过时,受电弓高速运行通过该硬点,受电弓会出现不正常的升高(或降低),出现拉弧等现象,严重影响受电弓的使用寿命,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目前铁路施工中出现硬点或死弯时,一般用五轮整弯器进行来回整治,一个3mm/m左右的硬弯,在连续整治3到4个小时候后,才能整治到0.4mm/m左右,最终可能还是达不到验收的0.2mm/m。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接触线硬弯死弯处理装置及方法,提高整弯效率。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接触线硬弯死弯处理装置,包括液压泵、背带、液压油管、柱塞和模具,其中模具分为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通过连接件固定在柱塞上,所述下模与柱塞套接,可随着柱塞上下移动;所述背带设置在液压泵上,所述液压泵为充电式液压泵,其上连接液压油管,通过液压油管供油驱动柱塞。
所述上模左右两侧设置限位挡块,用于限制下模的移动。
所述液压泵为充电式液压泵。
一种接触线硬弯死弯处理方法,将作业手推车放置在铁轨上,作业人员登上手推车,利用背带将充电式液压泵背在身上。模具拆卸开,将有硬点的接触线放置在模具中,再将模具闭合。打开充电式液压泵电源开关后,液压油路驱动将柱塞向上伸出,柱塞套接的下模向上移动,顶着有硬弯的接触线,直至其与上模完全贴合,变成直线,完成整弯。一次成型,时间只需要几秒钟即可,整弯后的接触线的性能不受任何影响。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运用充电式的液压泵提供动力,方便在野外进行整弯;同时液压泵动力强劲,整弯效果显著,工作效率得到极大的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接触线硬弯死弯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液压泵1、背带2、液压油管3、接触线4、柱塞5、模具6。
上模6.1、下模6.2、连接件6.3、限位挡块6.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接触线硬弯死弯处理装置,包括液压泵1、背带2、液压油管3、柱塞5和模具6,其中模具分为上模6.1和下模6.2,所述上模6.1通过连接件6.3固定在柱塞5上,所述下模6.2与柱塞5套接,可随着柱塞5上下移动,所述上模6.1左右两侧设置限位挡块6.4,用于限制下模6.2的移动。
所述背带2设置在液压泵1上,所述液压泵1为充电式液压泵,其上连接液压油管3,通过液压油管3供油驱动柱塞5。
一种接触线硬弯死弯处理方法,将作业手推车放置在铁轨上,作业人员登上手推车,利用背带2将充电式液压泵1背在身上。模具拆卸开,将有硬点的接触线4放置在模具中,再将模具闭合。打开充电式液压泵1电源开关后,液压油路驱动将柱塞5向上伸出,柱塞套接的下模6.2向上移动,慢慢顶着有硬弯的接触线,直至其与上模6.1完全贴合,变成直线,完成整弯,一次成型,时间只需要几秒钟即可,整弯后的接触线的性能不受任何影响。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康远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建电气化局集团康远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43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城市垃圾转运站整体式除尘除臭装置
- 下一篇:立式简易实验室异味处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