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助拉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13042.3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348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王鼎瑞;黄宥珺 | 申请(专利权)人: | 伍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14 | 分类号: | H05K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5 | 代理人: | 许志勇;王宁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助拉结构,其包含有把手;活动设于该把手的组接件;以及设于该把手且与该组接件活动组合的定位件。借此,可将组接件设置于一对象上,并旋转把手扣接另一对象,并同时使定位件限位于组接件,而完成两对象的结合,当卸除时驱动该定位件与组接件分离,进而分离两对象,达到快速结合以及易于卸除的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助拉结构,尤指一种可作为两对象的扣接使用,而达到快速结合以及易于卸除的功效者。
背景技术
一般现有技术中于结合两对象时(例如:将机板或电路板等对象结合于机箱中),通常仅以螺丝直接锁接的方式进行两对象的结合,虽可达到结合两对象的效果,但当欲移除其中一个对象时,于卸除螺丝后,以徒手方式将对象移出,并无任何特殊设计来助于机对象的取置,而具有不方便使用的缺点。
因此,如何创作出一种助拉结构,以使其有效改善习用的缺失,将是本发明所欲积极揭露之处。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憾,发明人有感其未臻于完善,遂竭其心智悉心研究克服,进而研发出一种助拉结构,以期达到扣接两对象的使用,而具有快速结合以及易于卸除的目的。
为达上述目的及其他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助拉结构,其包含有:把手;活动设于该把手的组接件;以及设于该把手且与该组接件活动组合的定位件。
上述的助拉结构中,该组接件设有弹性件。
上述的助拉结构中,该把手具有抵顶部。
上述的助拉结构中,该把手具有用以设置组接件与定位件的容置空间。
上述的助拉结构中,该组接件具有转轴,该转轴与把手组接。
上述的助拉结构中,该转轴以接合件与把手组接。
上述的助拉结构中,该组接件具有固定部。
上述的助拉结构中,该组接件具有对接部,用以与该定位件活动组合或限位或干涉或扣合。
上述的助拉结构中,该弹性件设于组接件外部或内部,且该弹性件的两端分别设该把手及该组接件。
上述的助拉结构中,该定位件包括有推杆、致动杆、连接推杆与致动杆的组接体。
上述的助拉结构中,该推杆具有设于把手一端的按压部、及连接组接体的杆身。
上述的助拉结构中,该致动杆具有连接组接体的延伸部、连接该延伸部且与该组接件活动组合或限位或干涉或扣合的对应部。
上述的助拉结构中,该定位件包括有设于把手一端的按压部、连接该按压部的致动杆。
上述的助拉结构中,该按压部与致动杆为扣接、黏接、锁接、铆接、扩接、卡合、扣合或一体成型。
上述的助拉结构中,该致动杆具有与该组接件活动组合或限位或干涉或扣合的对应部。
上述的助拉结构中,该弹性件为螺旋弹簧、盘型弹片、C型弹片、波浪型弹片、弹性柱体、弹片或扭转弹簧。
上述的助拉结构中,该定位件包括有设于把手一端的按压部、连接该按压部的致动杆、及连接致动杆且与对接部活动组合或限位或干涉或扣合的对应部。
上述的助拉结构中,该组接件包括有设于转轴的底座。
上述的助拉结构中,该底座底部具有定位部。
上述的助拉结构中,该把手与组接件或把手与转轴之间具有第一顶推件与第二顶推件。
上述的助拉结构中,该定位件为凸部或凹部,而该组接件的底座具有与凸部或凹部活动对接的凹陷部或凸出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伍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伍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30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以太网模块
- 下一篇:电源插框及使用该插框的模块化电源和电气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