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热媒水的锅炉加热系统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12937.5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99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崔秀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秀萍 |
主分类号: | F24H1/40 | 分类号: | F24H1/40;F24H9/00;F24H9/18;F22B1/18;F22B21/02;F22B3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1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热媒 锅炉 加热 系统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热媒水的锅炉加热系统,包括冷凝箱,所述冷凝箱为保温密闭箱形结构,冷凝箱内部为真空腔;所述冷凝箱下侧连接有热媒水箱,所述热媒水箱内部为热媒水腔,所述热媒水腔中填充有热媒水;所述真空腔与所述热媒水腔通过水平隔板分隔,所述隔板上镂空设置有若干导通孔,若干导通孔呈阵列分布形成网孔群,各导通孔将所述真空腔与所述热媒水腔相互导通;本发明的结构简单,将换热烟管充分利用烟气余热将冷凝滴下的水再一次气化,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锅炉加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热媒水的锅炉加热系统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热媒水的锅炉大量应用于酒店宾馆、住宅小区、商业场所等场合进行采暖、卫生热水供暖;其主要原理是在一个负压的真空容器中填充少部分热媒水,通过燃烧或其它方式加热热媒水,再由热媒水蒸发、冷凝至换热器上,再由换热器来加热需要加热的水;现有的热媒水的锅炉普片具有热媒水升温慢,烟气余热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充分利用烟气余热的一种基于热媒水的锅炉加热系统。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基于热媒水的锅炉加热系统,包括冷凝箱,所述冷凝箱为保温密闭箱形结构,冷凝箱内部为真空腔;所述冷凝箱下侧连接有热媒水箱,所述热媒水箱内部为热媒水腔,所述热媒水腔中填充有热媒水;
所述真空腔与所述热媒水腔通过水平隔板分隔,所述隔板上镂空设置有若干导通孔,若干导通孔呈阵列分布形成网孔群,各导通孔将所述真空腔与所述热媒水腔相互导通;
还包括燃烧炉体,所述燃烧炉体的放热部位设置于所述热媒水腔中;还包括U形冷凝管,若干所述U形冷凝管伸入所述真空腔中;所述U形冷凝管可将冷凝箱中的水蒸气冷凝液化。
进一步的,若干所述U形冷凝管在所述真空腔中横向等间距设置;
单个所述U形冷凝管由进水直管、弯管和出水直管构成;所述进水直管与所述出水直管的末端通过所述弯管导通;所述进水直管和所述出水直管上下并列分布,所述进水直管和所述出水直管相对水平面倾斜设置,其中进水直管和所述出水直管靠近弯管的一侧为倾斜矮端,所述进水直管和出水直管倾斜角度范围为15°至30°;
还包括换热烟管,若干换热烟管穿设入所述真空腔中,且各所述换热烟管分布于所述U形冷凝管正下方,且若干所述换热烟管横向并列设置,相邻两根换热烟管之间紧贴设置;所述换热烟管与水平面倾斜设置,且所述换热烟管的倾斜高端位于所述弯管正下方;从所述弯管上流下的水刚好滴在若干所述换热烟管的倾斜高端;所述换热烟管的倾斜角度范围为10°至15°。
进一步的,还包括冷水导入管、热水导出管、冷水分流箱和热水集流箱;
所述冷水分流箱和热水集流箱固定设置于所述冷凝箱外侧壁;所述冷水导入管导通连接所述冷水分流箱的进水端;若干所述进水直管的高侧端共同导通所述冷水分流箱;若干所述出水直管的高侧端共同导通所述热水集流箱,所述热水集流箱的出水端导通所述热水导出管,所述热水导出管连接用热设备。
进一步的,还包括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为长板结构,所述导流板平行设置于所述进水直管和所述出水直管之间;所述导流板的倾斜高侧端固定连接所述冷凝箱侧壁,所述导流板低侧端延伸至所述弯管所在位置,进水直管上漏下的水刚好滴在所述导流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燃烧炉体的出烟端导通连接烟气分流箱;还包括若干导烟弯管,若干所述导烟弯管的一端共同导通连接所述烟气分流箱,若干所述导烟弯管的另一端分别导通若干所述换热烟管的进烟端;所述冷凝箱外侧还设置有集烟箱,若干所述换热烟管的出烟端共同导通所述集烟箱;所述集烟箱的出烟端共同导通总排烟管。
进一步的,所述燃烧炉体为长条形金属炉体结构,所述燃烧炉体横向穿过所述热媒水箱中的热媒水腔,且燃烧炉体两端从热媒水箱两侧部伸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秀萍,未经崔秀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293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