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风道隔板的逆变器散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10590.0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468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黄倩;林锥;陈朋;陈玉华;高兰田;史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仪绿能电力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卫平智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92 | 代理人: | 谢建玲,郝亮 |
地址: | 10210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道 隔板 逆变器 散热 装置 | ||
1.一种带风道隔板的逆变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离心风机(1)、风机安装板(2)、均流风道(3)、3个散热器风道(4)、3个散热器(5)和安装板(7);
所述离心风机(1)固定于风机安装板(2)的下方,
所述均流风道(3)固定于风机安装板(2)的上方、安装板(7)的下方;
所述风机安装板(2)和安装板(7)均固定于逆变器的主框架上;
所述3个散热器风道(4)固定于安装板(7)的上方,且并列排放;
所述散热器风道(4)由前后左右四块板围成,形成出风风道,在左侧壁上设有方孔;
所述3个散热器(5)分别固定在散热器风道(4)左侧壁的方孔位置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风道隔板的逆变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5)通过螺钉固定于散热器风道(4)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风道隔板的逆变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IGBT(6)的数量为6个,每两个为一组,每个所述散热器(5)的背板上固定一组IGBT(6)。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风道隔板的逆变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IGBT(6)通过螺钉与所述散热器(5)固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风道隔板的逆变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风道(3)内设有风道隔板一(8)与风道隔板二(9),
所述风道隔板一(8)前后两侧分别固定于均流风道(3)内部的前后侧壁上,所述风道隔板二(9)前后两侧也分别固定于均流风道(3)内部的前后侧壁上;
所述风道隔板一(8)的底端外侧与风道隔板二(9)的底端外侧之间的距离为100mm,风道隔板一(8)与水平面夹角为80°,风道隔板二(9)与水平面夹角为80°,所述风道隔板一(8)与风道隔板二(9)为对称布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风道隔板的逆变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流风道(3)的高度为260mm。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风道隔板的逆变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隔板一(8)前后两侧分别通过螺钉固定于均流风道(3)内部的前后侧壁上,风道隔板二(9)前后两侧也分别通过螺钉固定于均流风道(3)内部的前后侧壁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风道隔板的逆变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机(1)通过螺栓固定于风机安装板(2)的下方;所述均流风道(3)下端通过螺栓固定于风机安装板(2)上,上端通过螺栓固定于安装板(7)的下方;所述3个散热器风道(4)下端分别通过螺栓分别固定于安装板(7)的上方;所述3个散热器(5)分别通过螺钉与散热器风道(4)固定。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风道隔板的逆变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机(1)与风机安装板(2)之间加橡胶垫用于减震;所述均流风道(3)下端与风机安装板(2)之间加橡胶垫用于减震,均流风道(3)上端与安装板(7)之间加橡胶垫用于减震。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风道隔板的逆变器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安装板(2)和安装板(7)分别通过螺栓与逆变器的主框架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仪绿能电力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仪绿能电力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059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