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RTSP/RTMP协议的单端口双向交互协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10372.7 | 申请日: | 2017-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707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钟仁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文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交互 单端口 音视频传输 音视频数据 扩展指令 视频传输 指令识别 主动发起 自动识别 客户端 对端 鉴权 句柄 传输 握手 通讯 通信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TSP/RTMP协议的单端口双向交互协议,其采用RTSP over TCP扩展实现单端口双向交互,RTSP由RTSP客户端主动发起TCP连接,RTSP服务器进行指令识别/鉴权后再进行音视频传输。本发明在标准RTSP/RTMP协议基础上扩展指令,可自动识别对端是否为本协议的执行者;RTSP/RTMP通信和音视频传输都采用TCP,能充分保证通讯的正确性;双方交互只需要其中一方发起TCP连接,在正常完成握手后,双方的音视频数据即可通过同一个TCP句柄传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RTSP/RTMP协议的单端口双向交互协议。
背景技术
在教育教学培训活动中,越来越多的需求是双向交互,其中多方互动成为越来越迫切需要实现的功能.实现双方/多方交互,国际上比较常用的协议有SIP和H323,这两个协议已经非常完美的解决了双方/多方交互的问题,但这两个协议传输音视频有如下几个缺点:
(1)这两种协议采用的是基于UDP的RTP协议,在公网传输很容易出现丢包导致声音卡顿和图象马赛克等问题,虽然协议也支持RTCP协议可以做到自动流控,但实际使用中还是无法避免图声不正常的现象。由于音视频通过UDP传送,跨网的多方设备必须配置公网服务器,如负责SIP通讯的SIP服务器,负责UDP穿透用的STUN服务器等。如果采用端口映射的方法,需要映射非常多的端口到公网,不方便也不安全。
(2)采用SIP/H323协议的多方交互,一般情况下需要增加MCU设备,一般MCU设备使用高性能的X86机器,价格非常高,实现MCU协议栈也非常复杂,会带来很多的行业门槛。
(3)SIP/H323在交互过程中,若其中一方非正常断开(如断电),此时交互的其他方或者MCU不能及时获取该信息,很容易导致断开的设备重新加入会议提示"系统忙"或者只能采用新的Session加入会话(取决于系统实现)。
RTSP/RTMP是一个单向音视频传输的标准协议,没有规定双向音视频传输,如果完全采用RTSP/RTMP协议进行交互,则交互双方都必须同时具备客户端和服务器功能,此时需要双方互相向对方发起RTSP/RTMP 请求,双方都需要提供至少一个对方能访问的端口,而且需要额外的资源通知对方发起RTSP/RTMP请求,无疑又增加了通讯的难度。另外因为网络的原因,很容易出现其中一个方向断流而另外一个方向正常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基于RTSP/RTMP协议的交互协议,该协议扩展RTSP/RTMP指令,可自动识别远端是否支持本协议,若不支持本协议则按标准RTSP/RTMP协议通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TSP/RTMP协议的单端口双向交互协议,其采用RTSP over TCP扩展实现单端口双向交互,RTSP由RTSP客户端主动发起TCP连接,RTSP服务器进行指令识别/鉴权后再进行音视频传输。
进一步地,为了在RTSP/RTMP协议基础上实现双向交互功能,控制指令和音视频数据采用TCP传输,因此扩展RTSP over TCP和RTMP协议。
进一步地,为了软件兼容性,必须完全兼容非本协议执行者的设备或软件,本协议有能力识别这种情况。
进一步地,扩展协议采用INVITE指令,添加字段用来支持多路交互和控制图象分辨率等信息。
进一步地,握手信息和标准RTSP/RTMP类似,反向的音视频配置和正向的配置完全一样,因此反向不再需要握手和协商。
本发明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文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文香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103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验证方法
- 下一篇:基于Websocket的双因子认证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