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采用USB接口连接的微型掌上彩超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08193.X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515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4 |
发明(设计)人: | 周正帮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中加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8/00 | 分类号: | A61B8/00;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用 usb 接口 连接 微型 掌上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辅助设备,具体是采用USB接口连接的微型掌上彩超。
背景技术
超声诊断主要应用超声的良好指向性和与光相似的反射、散射、衰减及多普勒效应等物理特性,利用其不同的物理参数,使用不同类型的超声诊断仪器,采用各种扫查方法,将超声发射到人体内,并在组织中传播,当正常组织或病理组织的声阻抗有一定差异时,它们组成的界面就会发生反射和散射,再将此回声信号接收,加以检波等处理后,显示为波形、曲线或图像等。由于各种组织的界面形态、组织器官的运动状况和对超声的吸收程度等不同,其回声有一定的共性和某些特性,结合生理、病理解剖知识与临床医学,观察、分析、总结这些不同的规律,可对患病的部位、性质或功能障碍程度作出概括性以至肯定性的判断。
超声诊断仪有各种档次,先进的高档仪器结构复杂,具有高性能、多功能、高分辨率和高清晰度等特点。但他们的基本构件大多都分为发射、扫查、接收、信号处理和显示等五个部分。从形态上则粗略分为两大部件,即主机和探头。目前,超声根据临床发展的要求已走向小型化、专科化。由于彩超具有几十路发射接收、信号处理、波束合成的复杂过程,加上显示器、探头、电源,因而彩超比较大,一般只能有笔记本、手提便携机,比推车彩超小得多,但还是不能实现随身携带。虽然近年来兴起了一种掌上彩超,但由于掌上彩超耗电量较大,因此掌上彩超上需要配备较大容量的电池,这就造成了掌上彩超重量偏大,手持操作比较费劲。目前还没有一种真正微型化的,可以实现医生随身携带、掌上操作的轻巧的采用USB接口连接的微型掌上彩超。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放置在口袋、手掌中,方便携带,可让每一位有一定医学基础的医务人员简单进行医学影像诊断的采用USB接口连接的微型掌上彩超。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采用USB接口连接的微型掌上彩超,包括掌超本体、主板、驱动芯片、发射板、数据线、终端,其特征在于主板设置在掌超本体内,主板上设置驱动芯片、发射板,发射板连接在驱动芯片上,数据线一端与发射板连接,另一端与终端连接,掌超本体、主板、驱动芯片、发射板所需电源均通过数据线与终端连接后,共享终端的电源。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台式电脑。数据线与终端、发射板的连接采用USB接口。主板由接收模块、FPGA处理单元、无线发射单元组成。驱动芯片内置安装包,当用数据线连接终端后,自动安装匹配的超声软件,使超声线数据解析形成超声图像。
本发明创新点主要在于采用USB接口连接的数据线进行数据通讯,同时通过终端的电源经数据线连接后为掌超本体及其内部的耗电部件提供能源,以便在掌超本体上减少电池组件,极大地减少掌超本体的重量,方便了操作。同时,由于本发明通过USB接口进行数据传输,在掌上彩超的主板上增加一块USB发射板,并用编程书写USB芯片的驱动和传输编码,保持超声主板与平板显示器主机通讯信号畅通。克服了WIFI无线传输模式中,由于环境影响造成的传输障碍,出现的死机、冻屏、信号丢失现象,减轻了电池重量,保证帧频在每秒20-40帧,同时信号稳定,保证了超声图像质量,提供了更准确的诊断图像。
附图说明
附图中,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其中:
1—掌超本体,2—主板,3—驱动芯片,4—发射板,5—数据线,6—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采用USB接口连接的微型掌上彩超,包括掌超本体1、主板2、驱动芯片3、发射板4、数据线5、终端6,其特征在于主板2设置在掌超本体1内,主板2上设置驱动芯片3、发射板4,发射板4连接在驱动芯片3上,数据线5一端与发射板4连接,另一端与终端6连接,掌超本体1、主板2、驱动芯片3、发射板4所需电源均通过数据线5与终端6连接后,共享终端6的电源。终端6包括但不限于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台式电脑。数据线5与终端6、发射板4的连接采用USB接口。主板2由接收模块、FPGA处理单元、无线发射单元组成。驱动芯片3内置安装包,当用数据线5连接终端6后,自动安装匹配的超声软件,使超声线数据解析形成超声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中加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中加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081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半自动耦合剂供给系统的超声波探测器
- 下一篇:外科手术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