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线网络信号范围侦测与展示的系统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08023.1 | 申请日: | 2015-02-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345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华;林佳宏;官大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24/08 | 分类号: | H04W24/0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隆翔鹰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线网络 信号 范围 侦测 展示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网络信号范围侦测与展示的系统与方法,由一车载终端设备周期性地获取其当下的无线网络信号和经纬度坐标,并得周期性或批次性地回传至后端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可根据车载设备所回传的无线网络信号和经纬度坐标,结合凸壳算法绘制出每个小区的传输范围,借此弥补未行驶过路段的信号状况,再依此传输范围分析同一个区域其被多个小区覆盖的情况,并可依此小区覆盖情况来判断哪些区域未被任何小区涵盖或仅被一个小区涵盖且介于该小区边缘,作为行动通讯收讯不良或通讯死角区域的判断,以供维运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号侦测系统与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无线网络信号范围侦测与展示的系统与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许多现有技术在基地台传输范围的部分假设为圆形或扇形,并给定一个特定传输距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网络信号可能受到环境和遮蔽物影响,造成传输范围可能不会像理想上的圆形或扇形。另外,也有相关现有技术采用车载设备到道路上行驶和收集各个位置点其所对应的小区识别码和信号强度,但若未行驶过的路段将无法得知其信号状况,因而此方法将可能受限于车载设备回报的位置数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网络信号范围侦测与展示的系统,包含:多个无线接入点,各无线接入点包含所属的唯一识别码及经纬度坐标;多个车载终端设备,与各无线接入点连接,纪录各无线接入点的唯一识别码及经纬度坐标,及产生各车载终端设备所属的行车轨迹;云端运算服务器,接收来自各车载终端设备所纪录的唯一识别码、经纬度坐标及行车轨迹,并根据所述唯一识别码、经纬度坐标及行车轨迹配合凸壳算法分析,产生各无线接入点的传输范围,再根据各传输范围产生信号不良区域分布;以及云端历史数据库,接收及储存来自各车载终端设备所纪录的唯一识别码、经纬度坐标及行车轨迹,并提供云端运算服务器取用。
其中所述无线接入点利用无线网络,如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信系统)、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HSPA(High-Speed Packet Access,高速分组接入)、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全球微波互联接入)或WiFi(WIreless-FIdelity 无线保真)网络与各车载终端设备连结。其中所述唯一识别码系为Cell ID(小区序列号)、BSSID(Basic Service Set IDentity,基础服务设置名称)或网卡ID(IDentity,物理地址)。其中所述车载终端设备包含定位模块及多模网卡模块,各车载终端设备利用该定位模块进行定位以及利用该多模网卡模块收集网络信号。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网络信号范围侦测与展示的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骤:
多个车载终端设备纪录多个无线接入点的唯一识别码及经纬度坐标;
各车载终端设备将纪录的唯一识别码、经纬度坐标及车载终端设备所属的行车轨迹上传至云端运算服务器及云端历史数据库;以及
云端运算服务器将各唯一识别码、各经纬度坐标及各行车轨迹配合凸壳算法分析,产生各无线接入点的传输范围覆盖区域,若任一区域同时被各传输范围覆盖区域所覆盖,则代表该区域信号良好;若任一区域未被任一传输范围覆盖区域所覆盖或位于该传输范围覆盖区域的边缘,则代表该区域为信号不良区域分布。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网络信号范围侦测与展示的方法,其包含以下步骤:
多个车载终端设备纪录多个无线接入点的唯一识别码、经纬度坐标及车载终端设备所属的行车轨迹;
当各车载终端设备与云端运算服务器及云端历史数据库网络连线时,各车载终端设备将唯一识别码、经纬度坐标及行车轨迹上传至云端运算服务器及云端历史数据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0802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