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递盒子的快速录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07056.4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091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婷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B65G4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递 盒子 快速 录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物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快递盒子的快速录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商网络技术的发展,网购已经成了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所运输的包裹的数量也越来越大,所有所设置的包裹收发服务点也越来越多。现有技术中,当包裹到货时,人们一般采用手持式扫描器对到站点的包裹一件件的录入,然后存储;当人们取包裹时,也采用手持式扫描器对包裹一件件的扫描,然后记录,这样的工作非常繁琐,耗费时间长,收件取件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快递盒子的快速录入方法,解决现有的快递站点收发快递工作较为繁琐、耗费时间长的问题。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快递盒子的快速录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包裹搬运在传输带上,随着传输带的传动,包裹进入一个扫描箱内,所述包裹上的射频标签会自动被扫描箱内的射频扫描器扫描记录并传输到管理主机中;在上述步骤中,所述扫描箱的两端分别开有一个扫描口,传输带本体依次贯穿两个扫描口,所述射频扫描器位于传输带本体的正上方,还包括管理主机,所述管理主机与射频扫描器通过无线网连接。进一步的,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可便捷录入进出包裹信息的方法,将传输带为主体,在传输带上方设置一个扫描箱,利用收包裹或取包裹时都需要搬运包裹的程序,将包裹直接搬运在传输带上,随着传输带的传动,包裹进入扫描箱内后,其包裹上的射频标签会自动被射频扫描器扫描记录并传输到管理主机中。通过以上方法,人们只需做将包裹搬运到传输带上或从传输带上取下包裹的动作,减少了工作步骤,更加简洁,且耗时间更短,提高了收发录入包裹信息的效率。
还包括控制开关模块,所述控制开关模块分别与射频扫描器、传输带本体的传输带驱动机构通过电线连接。进一步的,利用控制开挂模块同步控制射频扫描器、传输带工作,这样当传输带停止时,可快速知晓射频扫描器也停止了工作,便于后续维修工作的处理以及可避免后续货物清点工作混乱。
优选的,所述无线网为WIFI网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
本发明快递盒子的快速录入方法,减少了收发货物的人工工作步骤,更加简洁,且耗时间更短,提高了收发录入包裹信息的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快递盒子的快速录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包裹搬运在传输带上,随着传输带的传动,包裹进入一个扫描箱内,所述包裹上的射频标签会自动被扫描箱内的射频扫描器扫描记录并传输到管理主机中;在上述步骤中,所述扫描箱的两端分别开有一个扫描口,传输带本体依次贯穿两个扫描口,所述射频扫描器位于传输带本体的正上方,还包括管理主机,所述管理主机与射频扫描器通过无线网连接。还包括控制开关模块,所述控制开关模块分别与射频扫描器、传输带本体的传输带驱动机构通过电线连接。所述无线网为WIFI网络。通过以上方法,人们只需做将包裹搬运到传输带上或从传输带上取下包裹的动作,减少了工作步骤,更加简洁,且耗时间更短,提高了收发录入包裹信息的效率。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婷,未经李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070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定时推送的智能学生接送系统
- 下一篇:一种学校请假制度的管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