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缓解疲劳的AR头戴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04580.6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4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恒新辉瑞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01 | 分类号: | G02B27/01;A61H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40 | 代理人: | 陈永宁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缓解 疲劳 ar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AR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缓解疲劳的AR头戴设备。
背景技术
增强现实技术简称AR,是一种实时地计算摄影机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应图像、视频、3D模型的技术,这种技术的目标是在屏幕上把虚拟世界套在现实世界并进行互动。这种技术由1990年提出。随着随身电子产品CPU运算能力的提升,预期增强现实的用途将会越来越广。
AR技术是一种将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无缝”集成的新技术,是把原本在现实世界的实体信息,通过电脑等科学技术,模拟仿真后再叠加,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被人类感官所感知,从而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目前的AR设备多为头戴式,长时间佩戴AR设备,使用者容易感到疲劳,且脑部得不到按摩放松,使用起来不舒适。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缓解疲劳的AR头戴设备,解决了长时间佩戴AR设备,使用者容易感到疲劳,且脑部得不到按摩放松,使用起来不舒适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缓解疲劳的AR头戴设备,包括AR眼镜盒体,所述AR眼镜盒体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一侧面开设的通孔内活动连接有圆杆,所述圆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固定连接在弧形板的一侧面,所述弧形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软带,所述软带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软带的一侧面分别固定连接有子贴和母贴。
所述弧形板的一侧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的表面分别固定套接有转筒和第一齿轮,且第一齿轮位于转筒的正上方,所述转筒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半圆凸块,所述弧形板的一侧面开设有通槽,且通槽与凹槽相连通,所述通槽的内壁上开设有盲孔,所述盲孔的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
所述凹槽内壁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伸缩套管,所述伸缩套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螺纹杆,弧形板的一侧面开设有螺纹孔,且螺纹孔与凹槽相连通,所述螺纹杆螺纹连接在螺纹孔的内部,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旋钮。
所述伸缩套管包括圆筒,所述圆筒的一端与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圆筒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一端与活动板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脱盘,且防脱盘位于圆筒的内部,所述圆筒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防脱卡环。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块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第二固定块与圆杆形成一个铰接座。
优选的,所述活动板的数量为八个,且活动板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橡胶软垫。
优选的,所述转筒的数量为十个,且五个转筒为一组等距离排列在凹槽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旋钮的数量为八个,且旋钮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缓解疲劳的AR头戴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转筒、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使用者在长时间使用后,可以转动第二齿轮,从而带动转筒旋转,对使用者的脑部进行按摩,缓解使用者的疲劳,解决了长时间佩戴AR设备,使用者容易感到疲劳,且脑部得不到按摩放松,使用起来不舒适的问题。
(2)、本发明通过设置转筒和活动板,将本发明戴在头部时,因为转筒和活动板作用在使用者脑部的着力点不同,使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转筒与脑部直接接触,还是活动板与脑部直接接触,或者交替使用,解决了AR设备只对人脑一个地方施加力,长时间佩戴后,使用者容易感到疲劳的问题。
(3)、本发明通过设置伸缩套管,旋转旋钮带动螺纹杆旋转,伸缩套管在此过程中起到导向作用,防止活动板的运动方向发生偏移。
(4)、本发明通过设置软带、子贴和母贴,使得本发明适用于头部大小不同的人,增加了本发明的实用性。
(5)、本发明通过设置防滑纹,通过设置防滑纹,增大了使用者手指与旋钮的摩擦力,在转动旋钮带动螺纹杆旋转时,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视图;
图2为本发明弧形板的左侧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弧形板的俯视截面图;
图4为本发明弧形板的右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伸缩套管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恒新辉瑞工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恒新辉瑞工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045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