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信处理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202769.1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24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朱元萍;戴明增;王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J3/06 | 分类号: | H04J3/06;H04W5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王君;肖鹂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信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处理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目标节点接收同步源节点通过至少一个中间节点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来自所述目标节点的第一消息在所述同步源节点处的接收时间和所述第一消息在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节点中的每个中间节点处的等待时间信息;所述目标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在所述目标节点处的发送时间和所述第二消息,确定所述目标节点与所述同步源节点之间的时钟偏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处理方法和装置,能够在多跳中继场景下实现时钟同步。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涉及通信领域中的通信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系统对时钟同步的要求越来越严苛。对于时分双工(timedivision duplex,TDD)系统的基础业务而言,若相邻小区的基站间不能保持同步,则可能会产生严重的上下行链路干扰;对于一些需要基站间协作的技术,例如,多点协作(cooperative multi-point,COMP)、多播广播单频点网络(multicast-broadcast single-frequency network,MBSFN)等技术,对站点间同步的要求更严格。在第五代移动通信(5-generation,5G)技术中,引入了更宽的子载波设计(例如,15kHz,30KHz,60KHz,120KHz,240KHz等),由于子载波宽度与子帧长度成反比,故子载波越宽,相应的保护间隔(guardPeriod,GP)和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越小,留给同步误差的余量也越小。因此,5G的空口(new radio,NR)对站点间同步的要求比现有的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及其他更高。
在有线网络中,例如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网络,常用的同步技术主要基于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engineers,IEEE)1588协议,其原理在于通过主从设备间带时间戳的IEEE 1588消息传递,利用精确的时间戳计算时间和频率偏移,达到主从频率和时间同步,精度可以达到微秒级。但是,该方法在多跳无线中继网络场景中,同步误差会逐跳传递。例如,一跳方案能实现1us的同步精度,经过3跳传输,站点间的同步精度将降至3us,同步精度会大大降低。因此,对于多跳组网的场景,逐跳同步的方案会导致网络能够支持的跳数有限。而跨跳同步的方案,待同步的目标节点仅需要与作为时钟源的同步源节点进行时钟同步,中间节点会作为透传节点,直接对数据进行转发,但是,这一方法假设数据在同步源节点与目标节点之间的往返时延相同,该假设会导致时钟同步的精度较低。对于无线中继组网的场景,尤其是有多跳中继的场景,如何提高时钟同步的精度是一项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处理方法和装置,能够提高多跳中继场景中时钟同步的精度。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处理方法,包括:目标节点接收同步源节点通过至少一个中间节点发送的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中携带来自所述目标节点的第一消息在所述同步源节点处的接收时间和所述第一消息在所述至少一个中间节点中的每个中间节点处的等待时间信息;所述目标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消息在所述目标节点处的发送时间和所述第二消息中的时间信息,确定所述目标节点与所述同步源节点之间的时钟偏差。
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处理方法,通过中间节点为从目标节点和同步源节点之间传输的消息添加等待时间信息,使得目标节点能够根据消息的发送时间、接收时间以及在中间节点传输过程中的传输时延计算目标节点与同步源节点之间的时钟偏差,进而进行时钟调整,能够提高多跳无线中继场景中节点间的时钟同步的精度,从而提高系统性能。
应理解,上述等待时间信息可以包括该第一中间节点接收该第一消息的时间和该第一中间节点发送该第一消息的时间,也可以包括该第一中间节点发送该第一消息的时间与该第一中间节点接收到该第一消息的时间之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0276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收音机智能化监控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AFDX网络的时钟同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