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震胶座的脱模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00832.8 | 申请日: | 2017-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4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华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石市东兴橡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 |
代理公司: | 黄石市三益专利商标事务所 42109 | 代理人: | 张恒 |
地址: | 435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向杆 减震胶座 脱模装置 基架 底板 活动套装 液压顶缸 液压推缸 输出端 基板 脱模 底部中心部位 盖板顶部中心 周向均匀布置 加工设备 损伤率 脱模板 盖板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减震胶座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减震胶座的脱模装置,所述脱模装置具有基架,沿基架的周向均匀布置有若干根导向杆,导向杆的底部位于基架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基板,在基板底部中心部位安装有液压顶缸,液压顶缸的输出端上连接有活动套装在导向杆上的底板,所述导向杆的顶部还固定安装有盖板,在盖板顶部中心部位安装有液压推缸,液压推缸的输出端上连接有活动套装在导向杆上的顶板,在顶板与底板之间还设有固定安装在导向杆上的脱模板;本发明具备减震胶座脱模过程全自动、脱模效率高、对减震胶座损伤率低的特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震胶座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减震胶座的脱模装置。
背景技术
减震胶座热熔成型后会卡紧在成型模具的模孔内,现有加工工艺中,通常是采用人工方式将减震胶座从模孔内“戳”出来,这种方式人工劳动量繁重,而且在“戳”的过程中,会可能会对减震胶座造成损伤,增大残品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加工工艺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减震胶座脱模过程全自动、脱模效率高、对减震胶座损伤率低的脱模装置。
本发明的具体方案为:一种减震胶座的脱模装置,所述减震胶座包括圆形底座和直径小于圆形底座的圆形座帽以及位于圆形底座与圆形座帽之间的连接颈,所述减震胶座内开有中心通孔;
所述脱模装置具有基架,沿基架的周向均匀布置有若干根导向杆,导向杆的底部位于基架的上方固定安装有基板,在基板底部中心部位安装有液压顶缸,液压顶缸的输出端上连接有活动套装在导向杆上的底板,所述导向杆的顶部还固定安装有盖板,在盖板顶部中心部位安装有液压推缸,液压推缸的输出端上连接有活动套装在导向杆上的顶板,在顶板与底板之间还设有固定安装在导向杆上的脱模板;
所述顶板的底部密布有若干个顶柱,在每一个顶柱的端头均设有上大下小的台阶型顶针,所述台阶型顶针上部针体的直径与减震胶座中心通孔匹配,下部针体的直径小于减震胶座中心通孔;
所述脱模板上开有若干个数量和位置均与所述台阶型顶针匹配的脱模孔,所述脱模孔的孔径与减震胶座的圆形底座匹配;
所述底板上密布有若干个与顶柱数量和位置均匹配的台阶型顶杆,所述台阶型顶杆上部杆体的直径大于中心通孔位于圆形座帽部位的孔径,在所述台阶型顶杆上部杆体内还开有直径大于所述台阶型顶针下部针体直径的开口槽,所述台阶型顶杆的长度大于脱模板中脱模孔的深度。
本发明所述的顶板的顶柱上还套装有推板,在推板与顶板之间安装有若干个压缩弹簧,在推板的底部板面铺设有硅胶板。
本发明所述的脱模板底部板面上位于相邻脱模孔之间的部位固定安装有伞型弹片,所述伞型弹片的边沿部分伸至相邻脱模孔内。
本发明所述的顶板底部位于顶柱两侧的板面上对称布置有若干个台阶型定位柱,所述脱模板位于脱模孔两侧的板面上对称布置有若干个与台阶型定位柱匹配的定位孔。
本发明具备的优势在于:
1、本发明实现了减震胶座脱模的全自动化,在所需的脱模时间方面,从原来的手动脱模所需的2-3分钟缩减至当前的15秒,大大提高了脱模效率;
2、在人力成本方面,传统的脱模工艺中,每台硫化机需要一个操作工人完成减震胶座的热熔成型工艺,为提高生产效率,还需要2-3个操作工人实施手动脱模作业,而且劳动强度也较大,而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中,一个操作工人就能完成减震胶座的热熔成型和脱模作业,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时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也较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石市东兴橡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黄石市东兴橡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008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塑模具
- 下一篇:一种电器支架注塑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