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通道组织样品扫描仪和双通道组织样品数字成像复现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200458.1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1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施鹏;孔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图思灵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1/36 | 分类号: | G02B21/36;G02B21/26;G01N21/8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12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通道 组织 样品 扫描仪 数字 成像 复现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用于获取组织样品显微图像的扫描仪和数字成像复现系统,尤其是一种双通道组织样品扫描仪和数字成像复现系统。
背景技术
病理检查是用以检查机体器官、组织或细胞中的病理改变的病理形态学方法。为探讨器官、组织或细胞所发生的疾病过程,可采用某种病理形态学检查的方法,检查他们所发生的病变,探讨病变产生的原因、发病机理、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最后做出病理诊断。病理形态学的检查方法,首先观察大体标本的病理改变,然后切取一定大小的病变组织,用病理组织学方法制成病理切片,用显微镜进一步检查病变。
病理检查已经大量应用于临床工作及科学研究。在临床方面主要进行尸体病理检查及手术病理检查。手术病理检查的目的,一是为了明确诊断及验证术前的诊断,提高临床的诊断水平;二是诊断明确后,可决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及估计预后,进而提高临床的治疗水平。通过临床病理分析,也可获得大量极有价值的科研资料。
传统的病理检查,采用光学显微镜人眼镜检,严重依赖单个医生的经验和业务水平,存在一定的误检概率,检测效率低下,而且组织样品保存和携带非常不方便,给远程会诊造成很大障碍。近年来出现的数字切片扫描仪,避免了传统组织切片的易碎、保存成本高、不便携带等缺陷,大大方便了会诊,而且也便于通过软件对病理组织进行数据处理、定性分析、定量分析,这为远程诊断平台的开发和智能诊断(辅助)系统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现有的病理切片扫描仪均为单通道的,即采用单个图像采集模块从单一角度摄取切片的图像。即使是摄取切片不同部位时,图像采集模块和切片的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但对于切片的任一部位而言,其拍摄角度也只有确定的一个。虽然病理切片一般做得很薄,但在体视显微镜下,可以发现组织切片待观测的表面其实还是有凸凹的,现有的病理切片扫描仪由于原理的限制,不能体现出这种组织表面的凸凹,造成获得的图像(平面的)与医生人眼镜检(这里指的是体视显微镜镜检)观察到的图像(立体的)存在较大差异,有可能影响医生的观察和判断。另外同样是原理的限制,病理切片扫描仪对非平面组织样本的观察成像更显劣势。比如脱落细胞学检查常用的有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子宫颈癌,痰涂片检查肺癌,胸、腹水离心后作涂片检查胸腔或腹腔的原发或转移癌和尿液离心后涂片检查泌尿道肿瘤,从活体上切除或摘取的小块组织等。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获取组织样品立体信息,输出图像更接近人眼镜检效果的组织样品扫描仪和数字成像复现系统,以克服现有病理切片扫描仪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病理检查的准确性要建立在观察者对组织样品看得真实清晰这一基础上,因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均以使成像效果更接近人眼镜检的效果为目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通道的组织样品扫描仪,包括光学显微组件、两个模拟人双眼视角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组织样品的图像采集通道以及图像输出模块,所述两个图像采集通道基本对称设置。本发明所述扫描仪获取的组织样品的两幅图像经过图像融合,生成能够反应景深信息的图像,接近人眼观察的效果。所述图像融合过程,可以有两种处理方式:一、借助图像处理软件完成;二、由人脑自主完成。
第一种处理方式还存在两种解决方案,一是由集成在扫描仪内部的图像处理模块完成,二是是扫描仪直接输出两幅图像到医院现有的计算机,通过计算机上的图像处理软件进行融合处理。
第二种处理方式,是将双通道组织样品扫描仪拍摄的成对图像分别输送给医生相应的眼睛,由医生的大脑自动融合图像,既省去扫描仪或计算机进行图像融合的步骤,且融合结果更为接近人眼镜检时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图思灵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南京图思灵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2004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