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转换自然资源的低耗能建筑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99194.2 | 申请日: | 2017-1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79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科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1/00 | 分类号: | E04B1/00;E04B1/76;C02F9/02;C02F11/04;H02J7/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沼气发生装置 低耗能 集水管 污水处理装置 雨水收集槽 高效转换 建筑系统 循环利用 净水池 自然资源 太阳能供电系统 水循环系统 电气资源 环境破坏 建筑利用 建筑墙体 建筑屋顶 室内燃气 雨水收集 沼气能源 自然能源 沼气池 出气管 进气管 下水管 太阳能 连通 水资源 室内 净化 地下 污染 居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转换自然资源的低耗能建筑系统,包括太阳能供电系统、水循环系统和沼气发生装置,沼气发生装置设置于沼气池内,沼气发生装置的进气管与建筑室内厕所的下水管连通,沼气发生装置的出气管与室内燃气管相连;在建筑屋顶上设有雨水收集槽,在建筑墙体上固定有集水管,雨水收集槽的末端与集水管相连,集水管与位于建筑地下的净水池相连,净水池内设有污水处理装置,沼气发生装置与污水处理装置相连。将雨水收集、净化,循环利用,为建筑内的居民提供水资源,利用太阳能和沼气能源来为整个建筑提供电气资源,整个建筑利用自然能源,循环利用,可以减少环境破坏与污染,实现低耗能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转换自然资源的低耗能建筑系统,属于环保建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零能源建筑(zero energy consumption buildings),是不消耗常规能源建筑,完全依靠太阳能或者其它可再生能源。从节能建筑、绿色建筑、生态建筑、可持续性理念到最近的低碳,共同的目标都是为了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零能源建筑的概念其实并不新,许多欧美国家如瑞士、加拿大及德国都已发展零能源建筑。一些区域国家如日本、泰国和马来西亚也开始建筑工程。
有专家指出,现在中国的建筑,99%都是高能耗建筑。高能耗往往带来高污染,而且居住者和使用者都不会感到舒适。对于中国这个资源紧缺、人口众多的国家,高能耗并不是可持续发展之路。因此,无论从地球环境的角度,还是从居住者长久的居住利益角度,或者子孙后代角度,都要建造低能耗、高舒适度的建筑,为将来的可持续发展做准备,对地球好,对环境好,也对居住者好。
另外,大力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是未来建筑的发展趋势,中国资源、环境的约束要求传统的住宅建设方式必须改变。目前中国住宅建设过程中,耗能达到总能耗的20%以上,耗水占城市用水32%,城市用地中的30%用于住宅,耗用的钢材占全国用钢量20%,水泥用量占全国总用量的17.6%。住宅建设的物耗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钢材消耗高出10%~25%,卫生洁具的耗水量高达30%以上。随着城镇化进程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一方面住宅建设的任务还很繁重;另一方面,又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资源、环境、生态压力。这种建筑基本不消耗煤炭、石油、电力等不可再生能源,就能维持建筑的正常运转需要。零/微能源建筑的主要特点是除了强调建筑围护结构被动式节能设计外,将建筑能源需求转向太阳能、浅层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人们的建筑行为,为人类、建筑与环境和谐共生寻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案。
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能源、减少环境破坏与污染、实现零化石能源使用的目的,能源需求与废物处理实现基本循环利用的居住模式。建设这样一个实验性建筑群的目的,是为城市住宅建筑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综合性解决方案,它同时解决环境、社会、经济等不同方面的需求,并运用一些可靠的办法降低能耗、水耗和汽车使用量,最大限度地使用太阳能。该社区的建筑设计综合考虑一系列因素如可再生能源、完美的建筑设计、可持续材料和低环境影响等,是比现代西方建筑和整体设计更为可取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高效转换自然资源的低耗能建筑系统,利用自然能源、减少环境破坏与污染、实现低耗能的目的,能源需求与废物处理实现基本循环利用的建筑。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效转换自然资源的低耗能建筑系统,包括建筑的屋顶和建筑墙体,在建筑物下方设置有沼气池和净水池,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太阳能供电系统、水循环系统和沼气发生装置,所述太阳能供电系统包括设置于建筑屋顶的太阳能电池板、蓄电池和电线,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相连,蓄电池通过电线与建筑内的电器相连;沼气发生装置设置于沼气池内,沼气发生装置的进气管与建筑室内厕所的下水管连通,沼气发生装置的出气管与室内燃气管相连;在建筑屋顶上设有雨水收集槽,在建筑墙体上固定有集水管,雨水收集槽的末端与集水管相连,集水管与位于建筑地下的净水池相连,净水池内设有污水处理装置,沼气发生装置与污水处理装置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科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科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91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