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菌针刀的柄部注柄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96829.3 | 申请日: | 2017-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454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訾惠涛;王海东;周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老宗医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 |
代理公司: | 南昌卓尔精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3 | 代理人: | 贺楠 |
地址: | 330000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菌 柄部注柄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菌针刀的柄部注柄设备,它设置在旋转给料机的旋转持料工位和注柄机的中间,旋转持料工位上设有用于夹住无菌针刀的夹针器,包括针刀旋转传接装置和安装在注柄机上的针刀限位装置,其中,针刀旋转传接装置包括旋转电机安装板、安装在旋转电机安装板中部的旋转电机、举起气缸固定板、举起气缸、旋转基板和安装在旋转基板上的可从夹针器上取走无菌针刀并送回无菌针刀的两个针刀夹送结构。本发明通过针刀旋转传接装置和针刀限位装置的配合让旋转工位上的针刀能够快速地送到注柄机上完成注柄作业,并将完成注柄作业的针刀快速地送回旋转工位上,以继续进行后续针刀加工,大大地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菌针刀的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指的是一种无菌针刀的柄部注柄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在无菌针刀的自动化加工生产中,一般使用旋转给料机做为旋转治具,通过切换不同的旋转工位来进行的不同的加工工序,如上针、搓针、注柄、上套等等工序。在注柄的作业中,往往需要使用到注柄机,注柄机的作用是将无菌针刀的针柄安装到针刀的柄部,现有的加工机器在加工时,往往采用人工的方式,从旋转给料机上的旋转工位上使用针夹模具取下整排的无菌针刀,再把通过针夹模具夹住针刀,放到注柄机的注柄工位上,让注柄机给无菌针刀注柄,完成注柄后,拿起针夹模具, 把针夹模具上的针刀重新放到旋转工位上的针夹结构上。
这样的方法虽然能够完成注柄作业,但是手动的操作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整体的工作效率不高,影响整个针刀加工的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无菌针刀的柄部注柄设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无菌针刀的柄部注柄设备,它设置在旋转给料机的旋转持料工位和注柄机的中间,旋转持料工位上设有用于夹住无菌针刀的夹针器,包括针刀旋转传接装置和安装在注柄机上的针刀限位装置,其中,所述针刀旋转传接装置包括旋转电机安装板、安装在旋转电机安装板中部的旋转电机、安装在旋转电机输出轴上的举起气缸固定板、安装在举起气缸固定板上的举起气缸、设于举起气缸上的旋转基板、和安装在旋转基板上的可从夹针器上取走无菌针刀并送回无菌针刀的两个针刀夹送结构。
所述针刀夹送结构包括固定在旋转基板上的线性滑轨,所述线性滑轨上安装有H型滑架,所述H型滑架的端部安装有可以夹住无菌针刀的手指气缸夹,所述手指气缸夹的两块夹板的内侧安装有用于夹住无菌针刀的锯齿式夹具,所述旋转基板上还设有用于推动H型滑架在线性滑轨上滑动的推动气缸,所述的推动气缸的输出杆通过一L型衔接块连接所述H型滑架,两边的针刀夹送结构上的H型滑架的锯齿式夹具的设置方向相反。
所述针刀限位装置包括安装在注柄机上的线性滑轨总成、安装在线性滑轨总成上的安装滑板、设置在安装滑板上的下夹座、设置在下夹座两端的滑孔、设置在滑孔内的滑柱、固定在两个滑柱上部的上夹条、设于上夹条和下夹座之间的挂钩弹簧、以及安装在注柄机上用于拉动上夹条从下夹座上松开的开夹气缸,所述的上夹条的两端设有一个圆弧形的挂孔,所述的开夹气缸倒立固定在上夹条的上方,且该开夹气缸的输出轴上设有可挂在挂孔上的轴肩挂柱。
进一步地,所述锯齿式夹具包括分别固定在手指气缸夹的上、下两块夹板上的限位上颚板和限位下颚板,所述限位下颚板上设有两排呈波浪式分布的梯形锯齿,梯形锯齿的齿槽可将无菌针刀匹配卡入,所述限位上颚板的颚边将无菌针刀压紧在梯形锯齿的齿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H型滑架的下部设有匹配置入安装在线性滑轨内的线性滑座。
进一步地,所述线性滑轨总成包括设置在注柄机的注柄模具上前侧的线轨安装板、安装在线轨安装板上的一组线性轨道和一对作业气缸,所述作业气缸固定在注柄机上且的作业气缸的输出杆连接安装滑板,所述安装滑板的下部通过滑板底块匹配安装在线性轨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老宗医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老宗医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68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