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腐蚀合金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96372.6 | 申请日: | 2017-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374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王飚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飚 |
主分类号: | C22C30/02 | 分类号: | C22C30/02;C22C30/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扬州市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金 耐腐蚀合金 致密 简化制备工艺 耐腐蚀性能 合金表面 合金材料 合金元素 基体金属 市场应用 制造成本 保护膜 共价键 耐蚀性 石墨体 碳素体 钝化 腐蚀 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合金材料领域内的一种耐腐蚀合金,所述合金的组成及含量为:Cr为18.5~24.0wt%,Ni为16.5~23.5wt%,Mo为8.0~12.3wt%,Cu为4.3~7.5wt%,Au为6.5~9.5wt%,P为2.3~5.2wt%,C为5.0~9.3wt%,S为3.6~7.2wt%,O为1.3~3.2wt%,Fe为12.5~15.8 wt%,Zn为14.5~19.5wt%,其余为不可避免的杂质。所述合金的组成及含量为:Cr为18.5wt%,Ni为16.5wt%,Mo为8.0wt%,Cu为4.3wt%,Au为6.5wt%,P为2.3wt%,C为9.3wt%,S为7.2wt%,O为3.2wt%,Fe为15.8 wt%,Zn为19.5wt%,其余为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在合金中加入易钝化合金元素,如Cr、Ni、Mo等,可提高基体金属的耐蚀性。Cr、P和Fe之间可以互相组合形成共价键,提高合金的强度,Ni、Mo和C之间互相组合形成碳素体和石墨体,提高合金的耐腐蚀性能,S和Au复合,在合金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防止合金被腐蚀。本发明能够简化制备工艺,降低制造成本,便于投入市场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合金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腐蚀合金。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金属材料在腐蚀性介质中所具有的抵抗介质侵蚀的能力,称金属的耐蚀性。纯金属中耐蚀性高的通常具备下述三个条件之一:热力学稳定性高的金属。通常可用其标准电极电势来判断,其数值较正者稳定性较高;较负者则稳定性较低。耐蚀性好的贵金属,如Pt、Au、Ag、Cu等就属于这一类。易于钝化的金属。不少金属可在氧化性介质中形成具有保护作用的致密氧化膜,这种现象称为钝化。金属中最容易钝化的是Ti、Zr、Ta、Nb、Cr和Al等。表面能生成难溶的和保护性能良好的腐蚀产物膜的金属。这种情况只有在金属处于特定的腐蚀介质中才出现,例如,Pb和Al在H2SO4溶液中,Fe在H3PO4溶液中,Mo在盐酸中以及Zn在大气中等。
因此,工业上根据上述原理,采用合金化方法获得一系列耐蚀合金,一般有相应的三种方法:提高金属或合金的热力学稳定性,即向原不耐蚀的金属或合金中加入热力学稳定性高的合金元素,使形成固溶体以及提高合金的电极电势,增强其耐蚀性。例如在Cu中加Au,在Ni中加入Cu、Cr等,即属此类。不过这种大量加入贵金属的办法,在工业结构材料中的应用是有限的。加入易钝化合金元素,如Cr、Ni、Mo等,可提高基体金属的耐蚀性。在钢中加入适量的Cr,即可制得铬系不锈钢。实验证明,在不锈钢中,含Cr量一般应大于13%时才能起抗蚀作用,Cr含量越高,其耐蚀性越好。这类不锈钢在氧化介质中有很好的抗蚀性,但在非氧化性介质如稀硫酸和盐酸中,耐蚀性较差。这是因为非氧化性酸不易使合金生成氧化膜,同时对氧化膜还有溶解作用。加入能促使合金表面生成致密的腐蚀产物保护膜的合金元素,是制取耐蚀合金的又一途径。例如,钢能耐大气腐蚀是由于其表面形成结构致密的化合物羟基氧化铁,它能起保护作用。钢中加入Cu与P或P与Cr均可促进这种保护膜的生成,由此可用Cu、P或P、Cr制成耐大气腐蚀的低合金钢。
金属腐蚀是工业上危害最大的自发过程,因此耐蚀合金的开发与应用,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目前,现有技术中,耐腐蚀合金的制备工艺较为复杂,制造成本高,投入市场应用存在一定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腐蚀合金,能够简化制备工艺,降低制造成本,便于投入市场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耐腐蚀合金,所述合金的组成及含量为:Cr为18.5~24.0wt%,Ni为16.5~23.5wt%,Mo为8.0~12.3wt%,Cu为4.3~7.5wt%,Au为6.5~9.5wt%,P为2.3~5.2wt%,Mo为5.0~9.3wt%,S为3.6~7.2wt%,O为1.3~3.2wt%,Fe为12.5~15.8 wt%,Zn为14.5~19.5wt%,其余为不可避免的杂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飚,未经王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63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TiC-Co-Ni硬质合金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抗震钢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