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间作花生套种红薯的种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95712.3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24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德新 |
主分类号: | A01G22/20 | 分类号: | A01G22/20;A01G22/25 |
代理公司: | 南宁东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45117 | 代理人: | 巢雄辉,汪治兴 |
地址: | 537516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 间作 花生 套种 红薯 种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玉米间作花生套种红薯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间作套种,能够合理配置作物群体,使作物高矮成层,相间成行,有利于改善作物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能利用率,充分发挥边行优势的增产作用。间作套种是中国传统农业的精髓,具有悠久的历史,在传统农业和现在农业中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合理的间套作模式能集约利用光、热、肥、水等自然资源,也是增加农田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之一,增强作物抵抗病虫害及抗倒伏能力,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生产力。尤其在西南丘陵地带土质较薄,种植作物大多需要起垄,在这种情况下,每种一种作物的耕种成本比较高,而且不单一作物的耕种不利于土地的综合利用。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应对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玉米间作花生套种红薯的种植方法,能够综合利用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光、热、肥、水等自然资源,降低耕作强度和和种植成本,提高产量和质量,且能减少化肥的使用,降低经济成本,保护土地资源。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一种玉米间作花生套种红薯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精细整地:在播种前10天,进行深耕细耙,播种前3天进行浅翻起垄,垄宽80-100cm,垄高20-24cm,沟宽 30cm,并施加足量底肥;
(2)选用优良品种:玉米选用中矮杆、高抗、叶片上冲型、抗病、抗虫、抗倒伏能力强、耐密性好的早熟品种类型;花生选用广适应、矮杆、耐遮荫、抗倒伏、生育期适宜的品种;红薯选择藤蔓不发达的晚熟品种;
(3)种子的处理:玉米种子挑选颗粒大、饱满、色泽好的种子,花生种子在播种前先晒干,去壳,筛选品质好的的颗粒备用;
(4)播种:玉米和花生同时播种,每垄纵向播种两行花生,花生横向行距60-80cm,穴深4-6cm,纵向穴距18-20cm,每穴双粒播种;玉米每垄一行,种于两行花生之间,穴深3-5cm,纵向穴距14-16cm,每穴双粒播种;
(5)查缺补苗:播种后,及时查看是否有缺苗情况,及时补苗;
(6)田间管理:选择花生、玉米通用的除草剂,如异丙甲草胺,并及时灌溉和进行病虫害管理;
(7)追肥:播种30-35天之后开始进行追肥,并进行松土处理,培土盖肥;
(8)套种红薯苗:45-60天后,开始进行红薯苗套种,每垄纵向栽种两行,种于花生与玉米之间,红薯横向行距30-40cm,纵向株距18-20cm;
(9)采收:待到玉米成熟后,收获玉米并清除玉米枯干,留下花生和红薯,待到花生成熟后,收获花生,留下红薯,最终红薯成熟后收获红薯,整个种植过程结束。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玉米种子在播种前一个晚上用清水浸泡,浸泡时间10-12小时,花生种子用根瘤菌剂拌种,每10kg大豆种籽拌大豆根瘤菌剂150mL,随拌随用,阴干即可播种。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玉米间作花生套种红薯的种植方法,能够综合利用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光、热、肥、水等自然资源,降低耕作强度和和种植成本,提高产量和质量,且能减少化肥的使用,降低经济成本,保护土地资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在此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实施例1:
一种玉米间作花生套种红薯的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精细整地:在播种前10天,进行深耕细耙,播种前3天进行浅翻起垄,垄宽80cm,垄高20cm,沟宽 30cm,并施加足量底肥;
(2)选用优良品种:玉米选用中矮杆、高抗、叶片上冲型、抗病、抗虫、抗倒伏能力强、耐密性好的早熟品种类型;花生选用广适应、矮杆、耐遮荫、抗倒伏、生育期适宜的品种;红薯选择藤蔓不发达的晚熟品种;
(3)种子的处理:玉米种子挑选颗粒大、饱满、色泽好的种子,花生种子在播种前先晒干,去壳,筛选品质好的的颗粒备用;
(4)播种:玉米和花生同时播种,每垄纵向播种两行花生,花生横向行距60cm,穴深4cm,纵向穴距18cm,每穴双粒播种;玉米每垄一行,种于两行花生之间,穴深3cm,纵向穴距14cm,每穴双粒播种;
(5)查缺补苗:播种后,及时查看是否有缺苗情况,及时补苗;
(6)田间管理:选择花生、玉米通用的除草剂,如异丙甲草胺,并及时灌溉和进行病虫害管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德新,未经李德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57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