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于搬运的致裂器套筒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95529.3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625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6 |
发明(设计)人: | 刘楷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凯隆机械维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37/14 | 分类号: | E21C37/14 |
代理公司: | 成都市鼎宏恒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51248 | 代理人: | 罗韬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于 搬运 致裂器 套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致裂器防护工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于搬运的致裂器套筒。
背景技术
二氧化碳致裂器是利用液态二氧化碳受热气化膨胀,快速释放高压气体破断岩石或落煤,克服了以往用炸药爆破开采、预裂中破坏性大及危险性高、矿体粉碎等缺点,为矿山安全开采和预裂提供可靠保证,广泛适用于煤矿和非煤矿山。
现在的二氧化碳致裂器在放入防护套筒中后,虽然能对其进行有效的防护,但是缺点是不便于搬运,这是因为二氧化碳致裂器的拉环是在防护套筒内部的,而且还需要一根一根的搬运,这样的搬运的速度慢、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于搬运的致裂器套筒,解决致裂器放入防护套筒后不便于搬运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于搬运的致裂器套筒,包括套筒本体,所述套筒本体的外壁相对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镶合条和嵌入条,镶合条的靠外的一面开有镶合槽,镶合槽中部的一侧内壁上开有镶合螺孔,与镶合螺孔相对的另一侧的槽壁上开有镶合通孔,镶合通孔处设有镶合螺栓,镶合条的一侧还设有挂钩,嵌入条的形状大小与镶合槽相适配,嵌入条中部的对应位置开设有与镶合螺栓的螺杆适配的镶合槽适配通孔。
将二氧化碳致裂器放入利于搬运的致裂器套筒后,为了方便对其进行搬运,可以将一个套筒本体和另一套筒本体连接在一起,然后通过其中一个套筒本体上的挂钩,将两个套筒本体一起吊起进行搬运,多个套筒本体也可以连接在一起,这样搬运的速度快,效率高,而要将两个套筒本体连接在一起,只用将一个套筒本体上的嵌入条插入镶合条的镶合槽中,然后让镶合螺栓的螺杆穿过镶合通孔和镶合槽适配通孔,最后插入镶合螺孔中拧紧,就能完成两个套筒本体的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套筒本体包括筒头和筒体,筒头和筒体通过合页相连,筒体包括防撞内筒和隔热外筒,防撞内筒沿隔热外筒的中心线设置,防撞内筒和隔热外筒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防撞内筒内紧贴内壁设有充气气囊,充气气囊的充气口位于防撞内筒的筒口。
在二氧化碳致裂器中充入足量的二氧化碳液体后,把二氧化碳致裂器放入利于搬运的致裂器套筒的防撞内筒内,放入后从充气气囊充气口向充气气囊内充入适量的空气,这样位于防撞内筒内的充气气囊就能将防撞内筒内的二氧化碳致裂器支撑保护起来,当利于搬运的致裂器套筒受到外力冲击时,防撞内筒和隔热外筒之间的弹簧能起到有效的缓冲,而充气气囊则能起到软支撑和防护的作用,有效的避免了二氧化碳致裂器因为外力充气而受到的损伤,而隔热外筒还采用了隔热材料制作,能起到隔绝热量的作用,防止二氧化碳致裂器内的二氧化碳液体受热变成气体排出,降低了成本。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筒头的顶部设有排气孔。
筒头顶部的排气孔是为了使从二氧化碳致裂器中排出的气体能更好的排出。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筒头的外壁与合页相对一侧的下部设有转动支座,转动支座上设有沿竖直方向转动的锁紧杆,锁紧杆的另一端的底部设有卡块,隔热外筒的上部设有供卡块卡入的卡孔。
将二氧化碳致裂器放入防撞内筒后,盖上筒头,然后拿住锁紧杆,使锁紧杆饶转动支座转动,将锁紧杆上的卡块转动到最低位置处后,卡块卡入隔热外筒的卡孔内,这样就完成了筒头的锁紧。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挂钩的横杆的底部设有吊钩卡接机构,吊钩卡接机构的内侧设有防滑纹路。
在挂钩的横杆的底部设置吊钩卡接机构,能在利用吊钩钩住挂钩对套筒本体进行搬运时卡住吊钩,使挂钩不会在吊钩上乱晃,对套筒主体的搬运更稳定,吊钩卡接机构内侧的防滑纹路能进一步的提高吊钩卡接机构与吊钩之间的摩擦力。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镶合螺孔设有两个以上,镶合槽适配通孔也对应的设置两个以上。
设置两个以上的镶合螺孔是为了使两个套筒本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能达到以下有益效果中的一项:
1. 能将两个或者多个套筒本体连接固定在一起,整体搬运,提高了搬运速度和效率。
2. 套筒本体上用于相互连接的结构简单。
3.防摔防撞效果良好,能避免二氧化碳致裂器因为遭受冲击而损伤。
4.还具有隔绝高温的作用,降低生产保存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筒体的水平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筒头的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凯隆机械维修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凯隆机械维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55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壤监测用取样设备
- 下一篇:特厚煤层大采高一次采全厚放顶煤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