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PVC-O管材扩口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95200.7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25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何海潮;程国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金纬管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57/04 | 分类号: | B29C57/04;B29C35/02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1549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pvc 管材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一种PVC‑O管材扩口设备,属于塑料管材加工设备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PVC‑O管材扩口装置的扩口效率较低、扩口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该设备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夹紧装置和扩口装置,本案中通过在固定芯模内部设置内加热器,在固定口模和活动口模的外侧共同设置外加热器,使得管材的内、外能够得到均匀加热,便于扩口作业;通过在固定芯模的前端部设置旋转芯模,旋转芯模上活动设置顶块,在固定口模和活动口模的内壁设置凹槽,使得管材在扩口处能够均匀的形成密封槽,并且在管材扩口成型后,活动口模可以自动打开,便于管材抽出,省时省力,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案的扩口设备具有生产效率更高、扩口效果更好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管材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PVC-O管材的扩口加工的设备。
背景技术
PVC-O管的中文名为双轴取向聚氯乙烯,是PVC管的最新进化形式,通过特殊的取向加工工艺制造的管材,将采用挤出方法生产的PVC-U管材进行轴向拉伸和径向拉伸,使管材中的PVC长链分子在双轴向规整排列,获得高强度、高韧性、高抗冲、抗疲劳的新型PVC管材。
现有的PVC-O管材的扩口设备通常包括夹紧装置、加热装置、扩口装置,该设备在进行扩口作业时,通过夹紧装置将管材夹紧,加热装置给管材待扩口的部分加热,最后通过扩口装置完成扩口动作。
公开号为CN106346768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PVC管材扩口装置”,该装置包括固定台、设置在固定台上的PVC管材加热扩口机构和设置在固定台前端头的PVC管材扩口模具机构。该装置通过将PVC管材口加热部分和设置扩口模具部分设计成分体结构,便于PVC管材扩口后取出,提高了扩口效率,但是该装置只在管材的外侧设置加热丝结构,管材的内部没有得到加热,管材内外受热不均匀,因此,该扩口装置的扩口效果较差。
公开号为CN105216294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PVC-O管材的扩口装置及扩口方法”,其中,该PVC-O管材的扩口装置包括夹具、密封PVC-O管材相对待扩口端的另一端管口的密封件、插入管材待扩口端管内的可发热的加热芯体、带动加热芯体移动的动力装置、套装在管材待扩口端外的扩口模具、用于通入压缩空气与管材的管内相连通的进气口,加热芯体的后端设有用于密封管材待扩口端管口的锥体部,扩口模具内设有带冷却液进口和冷却液出口的冷却腔,且扩口模具与管材的外壁之间形成有模腔;由于管材之间的连接通常需要密封,比较常见的密封手段为密封圈密封连接和胶黏剂密封连接,当管材之间的密封连接采用的是密封圈密封连接时,就需要在管材的连接部加工用于安装密封圈的密封槽,该扩口装置虽然能够加工带有密封槽的管材,但是由于该扩口模具内固定设置密封槽结构,因此也限制了该扩口装置能够加工的管材的密封槽的规格,此外,在管材扩口成型后,需要将扩口模具拆开,才能将管材取出,操作比较繁琐,自动化程度不高,生产效率较低,扩口效果也不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产效率更高、扩口效果更好的PVC-O管材的扩口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PVC-O管材扩口设备,包括:
机架,所述的机架上能够前后移动的设置有移动平台;
夹紧装置,所述的夹紧装置设置在所述的机架上且位于所述的移动平台的后侧;
扩口装置,所述的扩口装置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移动平台上的第一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支架上的固定芯模、转动设置在所述的固定芯模前端部的旋转芯模、固定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支架上且位于所述的固定芯模前端部外侧的固定口模、与所述的固定口模相匹配且位于所述的固定芯模后端部外侧的活动口模、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支架上且用于驱动所述的旋转芯模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的第一支架上且用于驱动所述的活动口模打开/关闭的第二驱动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金纬管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金纬管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52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打磨装置
- 下一篇:振动模拟作动筒物理量的装夹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