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化的人景图像合并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94326.2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427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尤云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尤云兴 |
主分类号: | H04N5/232 | 分类号: | H04N5/232;H04N5/262;H04N5/26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92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化 相机 图像合并 图像拟合 人景 摄像头 背面图像 即时成像 背面 输出 拍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化的人景图像合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基于图像拟合的智能化相机并使用所述相机,所述基于图像拟合的智能化相机包括:从摄像头,设置在相机的背面,用于对相机的拍摄者进行即时成像,以获得并输出背面图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相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化的人景图像合并的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相机主要元件包括:成像元件、暗室、成像介质与成像控制结构。
成像元件可以进行成像。通常是由光学玻璃制成的透镜组,称之为镜头。小孔、电磁线圈等在特定的设备上都起到了“镜头”的作用。
成像介质则负责捕捉和记录影像。包括底片、CCD、CMOS等。
暗室为镜头与成像介质之间提供一个连接并保护成像介质不受干扰。
成像控制结构可以改变成像或记录影像的方式以影像最终的成像效果。光圈、快门、聚焦控制等。
发明内容
当前,双摄像头在各个手机产品中出现频繁,而对相机的应用较少,更不用说,将双摄像头实时拍摄的图像进行基于具体情况的合成机制的使用,导致相机的拍摄功能落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化的人景图像合并的方法。
为此,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两个重要发明点:
(1)同时拍摄前方景物图像和后方拍摄者图像,在进行二者图像合并之前,进行二者的拟合处理,并在合并时对图像进行各种定制处理,以保证人景合并效果,减少人工后期加工工序;
(2)通过包括几何校正处理设备、强度提取设备、第一关联处理设备和第二关联处理设备的多个有针对性的图像预处理设备的选择和使用,提高了后续图像组合的质量。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化的人景图像合并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基于图像拟合的智能化相机并使用所述相机,所述基于图像拟合的智能化相机包括:从摄像头,设置在相机的背面,用于对相机的拍摄者进行即时成像,以获得并输出背面图像。
优选地,所述相机还包括:主摄像头,设置在相机的正面,用于对相机的前方进行即时成像,以获得并输出前方图像。
优选地,所述相机还包括:匹配度检测设备,分别与所述从摄像头和所述主摄像头连接,用于接收所述背面图像和所述前方图像,对所述背面图像和所述前方图像的拟合度进行检测,并在所述拟合度小于等于预设百分比阈值时,对所述背面图像进行调整,以使得调整后的背面图像和所述前方图像的拟合度大于所述预设百分比阈值。
优选地,所述相机还包括:
MS存储设备,与所述匹配度检测设备连接,用于预先存储所述预设百分比阈值;
几何校正处理设备,与所述主摄像头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前方图像,基于所述前方图像平均亮度距离预设亮度范围中心值的远近将所述前方图像平均分割成相应块大小的各个分块,对每一个分块,基于该分块的像素值方差选择对应的不同力度的几何校正处理以获得几何校正分块,将获得的各个几何校正分块拼接以获得校正拼接图像;
强度提取设备,与所述几何校正处理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几何校正处理设备输出的各个分块的不同力度,并基于各个分块的各个力度确定对所述前方图像执行几何校正处理的最大力度,输出所述最大力度;
第一关联处理设备,分别与所述强度提取设备和所述几何校正处理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所述最大力度,并基于所述最大力度确定对所述校正拼接图像执行的归一化处理的处理力度,以基于确定的处理力度对所述校正拼接图像执行归一化处理,获得并输出归一化处理图像,其中,所述最大力度与所述处理力度成反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尤云兴,未经尤云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43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