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新型微波理疗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92583.2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029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16 |
发明(设计)人: | 马庆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庆锋 |
主分类号: | A61N5/02 | 分类号: | A61N5/02;A61M35/00;A61H9/00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22214 | 代理人: | 田春梅 |
地址: | 130000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新型 微波 理疗 装置 | ||
1.便携式新型微波理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1),所述箱体(1)包括壳体(101),所述壳体(101)通过设置在中间的隔板(104)分为上腔体(102)和下腔体(103);
设置在所述箱体(1)的下腔体(103)内的理疗单元(2);
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1)的上腔体(102)内的按摩单元(3),所述按摩单元(3)包括通过气囊盖板(301)固定在所述上腔体(102)上端开口位置的环形气囊(302),所述环形气囊(302)通过按压结构挤压变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新型微波理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理疗单元(2)包括:
设置在所述下腔体(103)内的聚光罩(202);
设置在下腔体(103)内局聚光罩(202)上端部的微波发生器(201),所述微波发生器(201)朝向下腔体(103)的下端开口;
以及设置在所述下腔体(103)下端开口处的外罩(20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便携式新型微波理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结构包括:
一端垂直固定在所述隔板(104)上的中心立柱(303);
固定在中心立柱(303)另一端的中心盖板(304),所述中心盖板(304)外环面和所述环形气囊(302)内环面贴合;
固定在所述中心立柱(303)上的驱动电机(305);
和所述电机输出轴连接的驱动齿轮(306);
和所述驱动齿轮(306)啮合的从动齿轮(307),所述从动齿轮(307)套在所述中心立柱(303)上和所述中心立柱(303)转动连接;
中间位置和所述从动齿轮(307)固定并和所述环形气囊(302)相对设置的转轴(308),所述转轴(308)和所述从动齿轮(307)轴线垂直;
设置在所述转轴(308)两端的和所述环形气囊(302)相对设置的压轮(309),所述压轮(309)和所述转轴(308)转动连接,自然状态时,所述压轮(309)向环形气囊(302)内侧挤压环形气囊(302)变形;
以及固定在隔板(104)上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305)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新型微波理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308)每个端部设置有两个压轮(309)。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新型微波理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理疗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腔体(102)内的涂药单元(4),所述涂药单元(4)包括:
固定在所述隔板(104)上的储药盒(401);
一端和所述储药盒(401)出口端连接的导药管(402),所述导药管(402)从所述中心立柱(303)中间延伸至中心盖板(304)处,所述中心盖板(304)上和所述导药管(402)对应位置开有出药口(3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便携式新型微波理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药盒(401)出口端设置有通过电磁阀控制的药泵,所述电磁阀和所述控制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新型微波理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理疗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箱体(1)的下腔体(103)下端四角处的四个支腿(5),所述支腿(5)的一端和所述下腔体(103)下端转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新型微波理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腿(5)为可伸缩支腿(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新型微波理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1)的四个棱处设置有向内的凹槽,所述凹槽和所述支腿(5)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新型微波理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波理疗装置还包括手拎带(6),所述手拎带(6)的两端分别和所述壳体(101)相对的两个侧面中间位置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庆锋,未经马庆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258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健仪
- 下一篇:一种人体波调整谐振晶片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