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ARP报文下发指令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92337.7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5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柯华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共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12 | 分类号: | H04L29/12;H04L12/2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1002 | 代理人: | 王洁,郑暄 |
地址: | 200235 上海市徐***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arp 报文 下发 指令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领域,尤其涉及使用PC操作系统自带的命令给内网的网络设备下发指令的技术,具体是指一种通过ARP报文下发指令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地址解析协议,即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是根据IP地址获取物理地址的一个TCP/IP协议。主机发送信息时将包含目标IP地址的ARP请求广播到网络上的所有主机,并接收返回消息,以此确定目标的物理地址;收到返回消息后将该IP地址和物理地址存入本机ARP缓存中并保留一定时间,下次请求时直接查询ARP缓存以节约资源。地址解析协议是建立在网络中各个主机互相信任的基础上的,网络上的主机可以自主发送ARP应答消息,其他主机收到应答报文时会直接将其记入本机ARP缓存。ARP命令可用于查询本机ARP缓存中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添加或删除静态对应关系等。相关协议有RARP、代理ARP。NDP用于在IPv6中代替地址解析协议。
通过网络管理其它远程设备需要设置开发通信协议、发送端软件、接收端软件等。实现一套完成的管理软件过程比较复杂,开发调试时间长。这对于一些简单的管理需求来说,成本太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可快速实现指令下发、不需要对发送端软件进行配置、任意PC都可以作为管理平台(控制主机)的通过ARP报文下发指令的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通过ARP报文下发指令的方法具体如下:
该通过ARP报文下发指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用于下发指令的指令网段名称;
(2)通过控制主机发送ARP request报文到指令IP;
(3)远程设备接收该ARP request报文,将ARP request报文中包含的指令IP解析成对应指令,从而进行相应控制。
较佳地,所述的步骤(1)为:
根据所述的远程设备的IP地址确定用于下发指令的指令网段名称。
较佳地,所述的步骤(2)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2.0)将属于该指令网段中的IP地址作为指令IP添加到控制主机上。
更佳地,所述的步骤(2)为:
通过在控制主机上对指令IP进行网络诊断,使所述的控制主机自动发送目的地址为指令IP的ARP request报文。
更佳地,所述的步骤(3)为:
所述的远程设备接收该ARP request报文,并对该ARP request报文进行解析,获取该ARP request报文的目的地址,并将该目的地址解析成对应指令,从而进行相应控制。
采用本发明的通过ARP报文下发指令的方法,可以利用控制主机的操作系统自带的命令给内网的网络设备下发简单管理指令,执行一些简单操作,指令的发送端不需要开发软件,不需要开发通信协议,只需要在被管理设备上实现ARP请求报文中目的IP到具体控制指令的解析,实现起来很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操作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通过ARP报文下发指令的方法的ARP request报文下发过程序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描述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进行进一步的描述。
该通过ARP报文下发指令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用于下发指令的指令网段名称;
(2)通过控制主机发送ARP request报文到指令IP;
(3)远程设备接收该ARP request报文,将ARP request报文中包含的指令IP解析成对应指令,从而进行相应控制。
在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步骤(1)为:
根据所述的远程设备的IP地址确定用于下发指令的指令网段名称。
在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步骤(2)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2.0)将属于该指令网段中的IP地址作为指令IP添加到控制主机上。
在一种更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步骤(2)为:
通过在控制主机上对指令IP进行网络诊断,使所述的控制主机自动发送目的地址为指令IP的ARP request报文。
在一种更佳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步骤(3)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共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共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23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的识别计数装置
- 下一篇:一种小型显微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