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圈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90142.9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098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荒木建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H01F17/04 | 分类号: | H01F17/04;H01F27/29;H01F27/2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舒艳君;李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圈 部件 | ||
本发明提供线圈部件及其制造方法,该线圈部件在包含金属材料以及树脂材料而成的磁性体部的内部埋设有线圈导体,且具备具有良好的特性的外部电极。该线圈部件具有:磁性体部,其包含金属材料以及树脂材料而成;线圈导体,其埋设于上述磁性体部;以及一对外部电极,它们与上述线圈导体的末端电连接,上述线圈导体由位于两端部的露出部分和位于露出部分之间的被绝缘性物质覆盖的覆盖部分构成,上述覆盖部分位于与上述外部电极所在的上述磁性体部的面靠内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圈部件,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磁性体部和埋设于该磁性体部的线圈导体而成的线圈部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子设备的高性能化及小型化,对用于电子设备的电子部件也要求小型化。电感器等线圈部件也不例外,通过各种设计实现小型化。
例如,以往为了减小线圈导体的引出端与外部端子电极的电阻,而增粗导线来增大线圈导体的引出端与外部端子电极的接触面积,但若采用该方法则为了得到规定的电感值而导致线圈部件增大。对于该问题,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由含有磁性体粉末和树脂的复合材料形成的成形体内埋设了线圈导体的线圈部件中,通过倾斜地切断线圈导体的引出端来增大外部端子电极的接触面积的线圈部件。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5/115318号
在上述那样的磁性体部使用了包含金属材料以及树脂材料的复合材料的线圈部件中,一般而言,通过利用浸涂将使用了热固化性树脂的银膏体涂覆到磁性体部来形成外部电极。然而,在这样的方法中,由于在银粉与银粉之间夹有树脂,所以有外部电极的电阻增大,使产品的效率降低这样的问题。并且,由于使用银进行厚膜形成,所以有成本提高这样的问题。
另一方面,对于上述的问题,有直接对磁性体部进行电镀而形成外部电极的方法。这里,由包含金属材料以及树脂材料的复合材料形成的磁性体部由于比电阻比较小,因此为了确保与内部的线圈导体的绝缘,通过绝缘性树脂等覆盖用于线圈导体的线材。在如上述那样通过电镀形成外部电极的情况下,尤其是通过滚筒电镀形成外部电极的情况下,为了得到具有良好的特性的外部电极,需要在电镀开始后的短时间内使磁性体部的两端面间经由线圈导体导通。即,需要在短时间内,使磁性体部与线圈导体越过处于线圈导体的周围的绝缘性覆膜电连接。若该连接延迟,则磁性体部的表面的氧化状态变化或者在磁性体部的表面附着杂质等,而阻碍来自介质的供电,从而可能产生线圈部件间的镀层厚度产生偏差、外部电极的比电阻增大这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包含金属材料以及树脂材料而成的磁性体部的内部埋设了线圈导体且具备具有良好的特性的外部电极的线圈部件。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进行了专心的研究,最终发现了在包含金属材料以及树脂材料而成的磁性体部的内部埋设了线圈导体的线圈部件中,通过除去线圈导体的末端部分的绝缘性覆膜而使线圈导体露出,能够在电镀处理开始后的在短时间内实现线圈导体与磁性体部的导通,由此得到具有良好的特性的外部电极,而想到了本发明。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主旨,提供一种线圈部件,其具有:
磁性体部,其包含金属材料以及树脂材料而成;
线圈导体,其埋设于上述磁性体部;以及
一对外部电极,它们与上述线圈导体的末端电连接,
上述线圈导体由位于两端部的露出部分和位于该露出部分之间的由绝缘性物质覆盖的覆盖部分构成,
上述覆盖部分位于与上述外部电极所在的上述磁性体部的面相比靠内侧。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主旨,提供一种线圈部件的制造方法,该线圈部件具有:
磁性体部,其包含金属材料以及树脂材料而成;
线圈导体,其埋设于上述磁性体部;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901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部件
- 下一篇:一种变压器的智能温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