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异丙隆的小麦田除草剂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87808.5 | 申请日: | 2017-1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4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徐家俊;吴艳芳;徐磊;郭安勇;张敏;李晓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滨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7/30 | 分类号: | A01N47/30;A01N47/36;A01N43/80;A01P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6600 山东省滨***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除草剂组合物 异丙隆 氯吡嘧磺隆 吡草 农药技术领域 小麦田除草剂 协同增效作用 发明除草剂 农药使用量 杂草抗药性 除草效果 单独使用 杀草谱 重量比 单剂 延缓 污染 | ||
本发明属于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砜吡草唑、异丙隆和氯吡嘧磺隆为活性成分的除草剂组合物,该除草剂组合物中活性成分砜吡草唑、异丙隆和氯吡嘧磺隆的重量比为(3‑48):(21‑336):(1.25‑20),活性成分在除草剂组合物中的百分含量为5‑85%。本发明除草剂组合物具有协同增效作用,与各单剂单独使用或二元使用相比明显提高了除草效果,扩大了杀草谱,同时降低了农药使用量,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延缓了杂草抗药性的产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田除草剂组合物,具体公开了一种以砜吡草唑、异丙隆和氯吡嘧磺隆为活性成分用于防除小麦田杂草的除草剂组合物。
【背景技术】
农田杂草是一类严重威胁农作物生长的有害生物,杂草平均能够造成作物产量34%的损失,其危害远高于害虫和病菌。小麦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大面积连年种植,杂草危害严重,为此每年均需要施用大量的除草剂进行杂草防除。
麦田除草剂品种较多,根据用药方式可分为茎叶处理除草剂和土壤封闭处理除草剂。茎叶处理除草剂是指在杂草出苗后,直接施用于杂草茎叶杀死杂草的药剂,其使用方法为:把除草剂稀释在一定量的水中,对杂草幼苗进行喷洒处理,通过杂草茎叶对药物的吸收和传导来消灭杂草。土壤封闭处理除草剂在使用时,把除草剂撒于土壤表层或通过混土操作把除草剂拌入土壤中,建立起一个除草剂封闭层,以杀死萌发的杂草;这类除草剂可被杂草的根、牙鞘或上下胚轴等吸收而发挥作用,如异丙隆、丁草胺等。目前,常用的小麦除草剂为茎叶处理除草剂,但是这类除草剂只对已经出土的杂草有效果,这就需要多次施药,使用时间长,人工成本高。随着茎叶处理除草剂的连年大量使用,某些杂草已经产生了很强的抗性,例如日本看麦娘、菵草等,并且这种抗性会越来越强。土壤封闭处理除草剂使用方便、成本较低。但是在小麦除草剂中,土壤封闭处理除草剂的使用相对很少,原因之一在于,某些种类封闭处理除草剂使用时,田间有积水时容易发生药害,例如丁草胺、乙草胺类除草剂。而且大部分土壤封闭处理除草剂在杂草出苗后,基本没有防治效果,使用时间较短。因此,开发新型防除小麦田苗前杂草的除草剂是当前除草的主要手段,也是确保小麦丰收丰产的关键。
砜吡草唑(Pyroxasulfone),其他名称:派罗克杀草砜、吡噁杀草砜,化学名称:3-[5-(二氟甲氧基)-1-甲基-3-(三氟甲基)吡唑-4-基甲基磺酰基]-4,5-二氢-5,5-二甲基-1,2-噁唑,结构式为:
砜吡草唑是最早由日本K-I化学研究所中谷昌央等发现并创制的新型吡唑类除草剂。该除草剂可用于大多数作物田的芽前土壤处理,其作用机制与乙草胺近似,能被杂草根与幼芽吸收,抑制幼苗早期生长,但其还具有新颖的作用机制,它通过干扰长链脂肪酸生物合成来抑制杂草幼苗生长。该除草剂单位面积用药量低,比乙草胺及其他氯代乙酰胺类除草剂品种低8~10倍;除草效果好,生物活性远大于乙草胺与异丙甲草胺;因为砜吡草唑水溶性很低,所以田间有积水也不易发生药害,对作物安全,除草持效期长。可有效防禾本科杂草和多种阔叶杂草,如马唐、野燕麦、节节麦、稗草、看麦娘、苘麻等,但是对部分阔叶杂草防效较差。
异丙隆(Isoproturon),化学名称:3-(4-异丙基苯基)-1,1-二甲基脲,结构式为:
异丙隆为取代脲类选择性苗前、苗后除草剂,是具有内吸活性的光合作用抑制剂。药剂主要经杂草根和茎叶吸收,在导管内随水分向上传导到叶,多分布于叶尖和叶缘,在绿色细胞内发挥作用,干扰光合作用的进行,在光照下不能放出氧和二氧化碳,有机物生成停止,敏感杂草因饥饿而死亡。异丙隆可以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一年生阔叶杂草,如马唐、早熟禾、硬草、看麦娘等,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对早熟禾防效比较突出,但对野燕麦、婆婆纳、田旋花等杂草防效较差。
氯吡嘧磺隆(Halosulfuron-methyl),其他名称:氯吡啶磺隆、氯吡氯磺隆、吡氯黄隆,化学名:3-氯-5-(4,6-二甲氧基吡啶-2-基氨基羰基氨基磺酰基)-1-甲基-吡唑-4-羧酸甲酯,结构式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滨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滨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780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