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溶栓球囊导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87110.3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11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钟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钟文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A61M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51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溶栓球囊 导管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即可用于冠状动脉内血栓中进行溶栓,又能用于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的快速交换导管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导丝管、内管、外管及球囊;导丝管中远段、内管与外管为由内到外同轴套叠;导丝管近段贯穿内管与外管管壁成为导丝出口,其远端游离开口于内管内腔;内管内腔为一个连通的灌注腔,其近端设有注药口,其远段设有开口于多个方向的灌注侧孔及导丝入口;外管与内管之间的腔隙为球囊加减压腔,近端设有球囊加减压孔,远端与球囊腔连通。本发明将溶栓导管与球囊导管的功能整合到一根导管上,可快速完成冠状动脉血栓中溶栓与PTCA两种操作,可减轻血栓负荷,预防血栓栓塞,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医生及患者的X线暴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所涉及的是一种即能用于冠状动脉闭塞病变的血栓中溶栓,又能对闭塞病变的严重狭窄段进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的快速交换型导管装置,尤其是具有下列两大优点:一、缩小了了导管远端的通过外径,增加其通过性,减少血栓因受挤压而脱落的风险,从而预防血栓栓塞;二、增加了栓药液与血栓的接触面积,可进一步提高溶栓效果,减少溶栓药物用量,降低出血风险;三、简化了溶栓操作,缩短了医生与患者的X线暴露时间。
背景技术
目前尚没有可供临床使用的溶栓球囊导管,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文献在2014年公布了一种快速交换逆向溶栓球囊导管装置(未上市),设有相互独立的灌注通道、球囊加减压通道和指引导丝通道等三个并排分布的通道,灌注通道在紧邻球囊远端仅设有一个灌注侧孔,其缺点是:1、由于只有一个灌注侧孔,故必须采用逆向溶栓:在将导管头端灌注侧孔推送至闭塞病变远端后,就必须在X线持续或间断透视下,一边加压注射溶栓药液,一边缓慢地回撤导管,直至导管远端唯一的灌注侧孔回撤至闭塞病变近端,导致以下两点不足:1)溶栓操作不够简化,增加医生与患者的X线暴露时间;2)溶栓药液与血栓地接触面积小,接触时间也长短不一:血栓远端接触溶栓药液的时间长,而血栓近段则较短,溶栓效果相对较差;2、因为指引导丝通道与灌注通道为并排独立设计,使得导管的灌注侧孔以近的导管外径偏粗,而且球囊紧邻灌注侧孔近端,灌注侧孔穿过血栓到达其远端时,球囊必然跟随进入到血栓之中,进一步增加了导管在血栓中的通过外径,导致导管远端的通过外径偏大,不利于导管通过闭塞病变,进一步增加了导管对血栓的挤压,导致更多的血栓脱落及血栓栓塞。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目前快速交换逆向溶栓球囊导管远段通过外径偏大、溶栓操作不够简单及溶栓药物与血栓的接触面积小等的缺陷,本发明所提供的灌注溶栓球囊导管装置不但缩小了导管远端导管外径,而且避免了球囊进入血栓之中,还能在整个节段的血栓中同时注射溶栓药液,增加了溶栓药与血栓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溶栓效果,减少了溶栓药物,简化了溶栓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钟文,未经钟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71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