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网箱式鱼池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83577.0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212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3 |
发明(设计)人: | 蒋太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开县蒋太凤养鱼场 |
主分类号: | A01K61/60 | 分类号: | A01K61/60;A01K61/65;A01K61/80;A01K69/02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50218 | 代理人: | 吴从吾 |
地址: | 4054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网箱 鱼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养鱼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网箱式鱼池。
背景技术
中国海域辽阔,海岸线长,但人口众多,每日须要的鱼类食品随着人民生活的改善逐渐增多,因而养鱼场通常通过扩大养鱼场的面积以实现增加产量的目的,然而由于扩大与养鱼场的面积工程量比较大且消费费用较高。
此外,由于不同品种鱼类的竞争和捕捉难度的限制,通常在同一个养鱼场内养殖同一种类的鱼,这种限制通常对于养鱼场来说并不能根据市场上所需鱼类品种的需求来进行养殖,因而导致同一个养鱼场内并不能被充分地利用。
因而如何能够最大合理化地利用养鱼场养鱼场向集约化、高密度化方向发展是现有技术中厄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分批次和不同种类进行养殖且捕捞简单的新型网箱式鱼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网箱式鱼池,其包括方形养鱼池结构,方形养鱼池内设置有网箱结构,所述网箱结构为紧邻方形养鱼池的一侧面设置且网箱结构的最低边距离方形养鱼池最底部为一预定距离,所述方形养鱼池的设置有网箱结构一侧的相对侧设置有捕捞区;
所述网箱结构自上而下依次为堆叠设置的第一层网箱、第二层网箱以及第三层网箱,所述第一层网箱、第二层网箱以及第三层网箱中的每一个内均设置有能够自方形养池鱼一侧朝向所述捕捞区来回滑动的挡网架;
所述第一层网箱、第二层网箱以及第三层网箱中的每一个的紧邻捕捞区的一侧上设置有可启闭的网箱门。
进一步地,捕捞区内设置有能够自方形养池鱼底部向上滑动的捕捞箱,所述捕捞箱紧邻所述网箱结构设置,所述捕捞箱紧邻所述网箱结构的一侧分别设置有与第一层网箱、第二层网箱以及第三层网箱对应的可启闭的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捕捞箱的两侧上设置有滑轮,所述方形养池鱼内设置有与滑轮相配合的滑轨,捕捞箱的顶部设置有挂钩。
进一步地,所述方形养鱼池内还设置有喂鱼装置,所述喂鱼装置包括鱼料罐、送料管以及输送泵,通过输送泵的启闭使得鱼料罐内的鱼料通过送料管而输送出,所述送料管上设置有第一送料喷嘴、第二送料喷嘴以及第三送料喷嘴,所述第一送料喷嘴、第二送料喷嘴以及第三送料喷嘴分别对应设置在第一层网箱、第二层网箱以及第三层网箱内。
进一步地,所述网箱结构最低边距离方形养鱼池最底部的预定距离为0.2-0.5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本发明通过多层网箱式结构的设置,可将不同种类和不同批次的鱼分在同一养池鱼内分别进行养殖,避免了现有技术需要设置多个养鱼池的问题;
此外,本发明通过捕捞区和捕捞箱的设置,可方便鱼的捕捞,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
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设计人性化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发明的正面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侧面结构剖视图。
附图标记
方形养鱼池1;捕捞区2;第一层网箱3;第二层网箱4;第三层网箱5;挡网架6;网箱门7;捕捞箱8;滑轨9;挂钩10;鱼料罐11;送料管12;输送泵13,第一送料喷嘴14;第二送料喷嘴15;第三送料喷嘴16;预定距离A。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附图1-3所示,本发明的新型网箱式鱼池包括方形养鱼池1结构,该方形养鱼池1内设置有网箱结构,该网箱结构为紧邻该方形养鱼池1的其中一个侧面设置且网箱结构的最低边距离方形养鱼池最底部的间距为一预定距离A,此外,方形养鱼池的设置有网箱结构一侧的相对侧设置有捕捞区2(即如在图1和图2中所示出的,捕捞区设置在网箱结构的一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开县蒋太凤养鱼场,未经开县蒋太凤养鱼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35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体身型仿真装置
- 下一篇:一种停车计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