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跑道养殖池集污净化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81408.3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60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27 |
发明(设计)人: | 程果锋;曾宪磊;刘兴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A01C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跑道 养殖 池集污 净化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跑道养殖池集污净化系统,属于水产养殖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跑道养殖池一般为长方形,水从进水端流入,从末端流出,其构建原理是将投饲鱼类集中在长方形养殖槽中,进行鱼类的高密度养殖,通过曝气推流装置产生的水流将鱼类产生的粪便和残饵从池中留到后面的3m集污池,然后通过抽提设备抽走,实现粪便和残饵的去除。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跑道式养殖池由于水流较快,使鱼类残饵和粪便被水流打散,成悬浮状颗粒,导致跑道式养殖池末端的沉淀池,集污效果不高,一般只有设计能力的30-40%。2.为提高悬浮粪便、残饵收集效率,在跑道池末端设置滤网来过滤去除,滤网容易堵塞,且造成跑道池水流阻力过大,造成流速降低,从而使粪便和残饵无法从养殖槽带走,影响水质。3.大量的富含氮、磷的粪便、残饵又回到池塘,容易使水质富营养化水质恶化,爆发蓝藻,给养殖带来潜在风险。4.收集的粪便和残饵处多只做简单的储存,尚未有好的解决途径。5.沉淀装置缺乏定型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跑道养殖池集污净化系统,提高对水体中悬浮的粪便、残饵颗粒的收集能力,从而提高粪便和残饵收集效率;避免采用滤网过滤悬浮物带来的水力损失过大的问题;不影响跑道池内水流形态;减少粪便和残饵往水体中的转移,实现粪便和残饵的有效移除;收集的粪便和残饵进行就地无害化处理。
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跑道养殖池集污净化系统,生态净化池13内形成跑道式水流通道,在该水流通道的一段上设置跑道式养殖池12,跑道式养殖池12的前端和末端分别设有防逃网,末端防逃网后部与跑道式养殖池12紧邻的位置设有沉淀收集系统;所述沉淀收集系统包括斜板沉淀收集装置1,所述斜板沉淀收集装置1包括多个与水流方向平行,且具有一定间距的斜板单元,各斜板单元中部较高,两侧较低,斜板单元与两侧竖直设置的沉淀物收集槽2连接,斜板单元投影面与跑道式养殖池12同宽;最下部斜板单元下方进、排水两端均设有挡水板5,挡水板插入池底,防止水从该处通过;沉淀物收集槽2底部设有穿孔集污支管6,穿孔集污支管6与集污总管9连通,通过泵8将收集的污物抽提到生态净化池13侧旁的种植区10,并通过排污总管9均匀输送到种植区10的各个位置。
进一步的,种植区10作为塘埂宽4-8m,为跑道养殖池面积的5倍,利用沉淀收集系统收集的粪便和残饵作为有机肥来进行种植物的种植。
进一步的,所述斜板沉淀收集装置1具有5-8层不锈钢斜板,层间距30-50cm,不锈钢斜板对称分布,中间通过不锈钢支撑管4支撑。
更进一步的,不锈钢斜板倾角为45-60℃,粪便和残饵可以自由从斜板上滑落不残留,通过沉淀物入口3进入沉淀物收集槽2。
进一步的,穿孔集污支管6上面布有集污孔,孔径10-20mm,均匀分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设置5-8层不锈钢斜板,将沉淀池按30-50cm高度分割,使沉淀面积变为原来的5-8倍,从而去除颗粒物微粒去除效率大幅提高,使总体去除率由原来30-40%,提高至70-80%;提高对水体中悬浮的粪便、残饵颗粒的收集能力,从而提高粪便和残饵收集效率
2、不影响跑道式养殖池水力流态,可大幅提高粪便、残饵的收集效率,从而降低水体中污染物,维持水质。避免采用滤网过滤悬浮物带来的水力损失过大的问题,不影响跑道池内水流形态。减少粪便和残饵往水体中的转移,实现粪便和残饵的有效移除。
3.收集的粪便和残饵进行就地无害化处理:直接输送到临近种植区,进行蔬果种植,实现高效利用和变肥为宝。
4.斜板沉淀装置主要用不锈钢和PVC管构成,可以做成定型产品,具有结构简单、经久耐用、占地省,投资少,效率高。
5.与现有跑道式养殖池配套,可制作不锈钢标准件,互换性好、维修简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跑道养殖池集污净化系统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是图1中B-B向剖视图。
图中,1.斜板沉淀收集装置,2.沉淀物收集槽,3.沉淀物入口,4.不锈钢支撑管,5.挡水板,6.穿孔集污支管,7.基座,8.泵,9.集污管,10.种植区,11.种植埂,12.跑道式养殖池,13.生态净化池。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140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产养殖管路循环系统
- 下一篇:一种水产养殖环境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