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培立体种植层架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80999.2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2669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蒋焕煜;王乐;施玮囡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31/06 | 分类号: | A01G31/06;A01G3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怀禹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培 立体 种植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水培立体种植层架机构。包括两套水培立体种植架、支架、两个卸苗台、上苗台、上下蓄液池、两个墙体、两套角度控制机构、两套传动机构和营养液循环装置。在两个墙体内侧的上、下方分别对称设有蓄液池,由营养液循环装置连通;两个墙体内侧的上苗台内设有两套水培立体种植架,而每套均有左、右水培立体种植架;左、右立体种植架上的种植水槽镜向相间布置,每套水培立体种植架由传动机构带动在各自的角度控制机构中在固定角度内转动。本发明用于植物工厂内水培种植,通过上苗台、种植层架旋转、卸苗台配合,实现穴盘苗的上苗、移动和收获;构建管道帮助营养液在重力的作用下进行循环,增加营养液内氧含量、减少营养液循环系统耗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工程中的无土栽培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水培立体种植层架机构。
背景技术
植物工厂自20世纪提出,得到不断发展和推广,种植方式和机构逐渐完善和多样化,最常见的即为平铺式、三角式、层架式,除此外有多种以景观为主的种植方式,例如墙式,立柱式等等。然而,层架式的种植、其对空间的利用效率最大,单位体积产出最高,在人口日益增长、资源环境问题日渐严峻的21世纪,有着发展的巨大潜力。但是传统层架式在上苗,移动,间苗,收获等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在采用升降机对进行作业后,一定程度提高操作的可行性,但是其操作在种植总流程中所占时间经济消耗仍是大比例。因此,为了立体种植层架的种植方式的普及和推广,增加种植效率,利用机构实现穴盘苗的自动上苗、移动、收获的立体种植层架有很大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培立体种植层架机构,以实现穴盘幼苗在种植过程的自动上苗、移动和收获任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包括两套水培立体种植架、支架、两个卸苗台、上苗台、上蓄液池、下蓄液池、两个墙体、两套角度控制机构、两套传动机构和营养液循环装置。
在两个墙体内侧的上、下方分别对称设有上蓄液池和下蓄液池,由营养液循环装置连通;上蓄液池和下蓄液池之间的两个墙体内侧设有“日”字形的上苗台,“日”字形的上苗台框架中,沿长度方向分别设有平行的、且结构相同的水培立体种植架;
两套水培立体种植架上端与水平的支架连接,每套水培立体种植架前、后均由两根垂直的支架分别支撑有结构相同的、镜向安装的左水培立体种植架和右水培立体种植架;
左水培立体种植架的前、后两根垂直支架上等距装有奇数个种植水槽,奇数个种植水槽两侧面连接轴与前、后一根垂直支架通过各自角度控制机构为转动连接,有固定挡板的奇数个种植水槽的一端伸出前、后一根垂直支架左侧;
左水培立体种植架的前、后另外两根垂直支架上等距装有偶数个种植水槽,偶数个种植水槽两侧面连接轴与前、后另一根垂直支架通过各自角度控制机构为转动连接,有固定挡板的偶数个种植水槽的一端伸出前、后另一根垂直支架右侧;偶数个种植水槽相间等距插入在奇数个种植水槽间;
每个无固定挡板的奇数个种植水槽一侧和每个无固定挡板的偶数个种植水槽一侧均装有水槽挡板,每个水槽挡板分别与各自前、后垂直支架固定连接,每个种植水槽和各自水槽挡板下端面均留有缝隙;
两套水培立体种植架前、后均装有结构相同的一套传动机构,两套传动机构能带动各自左水培立体种植架和右水培立体种植架上的种植水槽同时翻转;
两个卸苗台沿长度方向分别安装在每套水培立体种植架的左水培立体种植架和右水培立体种植架之间的底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099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