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树舌提取物的制药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80533.2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6697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雍天乔;谢意珍;梁丹灵;焦春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粤微食用菌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074 | 分类号: | A61K36/074;A61P19/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弘邦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36 | 代理人: | 张钇斌 |
地址: | 51007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种树 提取物 制药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树舌提取物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采用乙醇、水或者乙醇和水的混合溶剂作为溶剂提取树舌,不存在有机溶剂污染或残留的问题,安全环保。采用本发明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树舌提取物具有显著的降尿酸作用,且副作用小,能够用于制备缓解痛风病症的药物,为改善目前痛风病药物副作用大的现象提供了新的方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舌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树舌提取物在降尿酸中的新用途,属于保健品和中药领域。
背景技术
痛风病严重困扰人类生活,新西兰、美国和中国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痛风病症变得越来越普遍,发病率约为2%,并不断升高。其中65岁及以上人群发生率最高,男性的发病率比女性发病率两倍还高。痛风病是高尿酸血症发展的结果,是由于体内尿酸浓度高于血液溶解能力(360μmol/L),导致尿酸钠晶体在软组织、关节沉积,这些沉积结晶引起软组织、关节和骨组织反复发炎性剧烈疼痛,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
痛风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目前市场上针对急性痛风病治疗药物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或类固醇,这些药物主要是作用于炎症因子,降低患者痛苦。对于慢性痛风病,管理血液尿酸水平是关键。目前,用来降低人体内尿酸浓度的药物主要有:别嘌呤醇、促尿酸排泄药物以及利尿药物,包括苯溴马隆、尿酸酶、PEG改性的尿酸酶等,这些药物因为对肝和肾代谢器官有较强副作用使得患有肝病和肾病的患者不能使用,同时这些药物容易引发胃肠道和心血管病。这使得患有高血压、充血性心力衰竭、胃炎、溃疡或者肾功能不全的痛风患者服用上述药物通常具有较高危险性。中药疗效好、副作用低,其优势逐渐显现,因而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因此,寻找具有降尿酸作用的中药具有重要意义。
树舌灵芝[Ganodermaapplanatum(Pers.)Pat],别名树舌、树舌扁灵芝、平盖灵芝,属于担子菌门,非褶菌目,灵芝菌科,灵芝属。树舌灵芝自古以来就是一种药用真菌,其味微苦、平,归脾、胃经,药用价值高,《中国药用真菌图鉴》和《长白山植物药志》中均有记载,能祛风除湿,清热,止痛,化积,止血,化痰,是一种治疗急性和慢性肝炎、消化性溃疡、早期肝硬化和风湿性肺结核等疾病并具有滋补功能的药物,还在中国和日本民间作为抗癌药物的应用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临床多用于治疗乙型肝炎、食道癌、肺结核、神经衰弱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树舌提取物的新制备方法,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树舌提取物在降尿酸中的新用途。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树舌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干燥的树舌子实体粉碎;
(2)在40-75℃用5-25倍乙醇提取0.5-5小时,减压过滤分离滤渣和滤液,重复三次;
(3)将步骤(2)所得的滤液合并后减压蒸馏浓缩至25-250mL,干燥后得到醇提物;
(4)在40-100℃用水作为溶剂提取醇提后的树舌残渣0.5-3小时,后减压过滤分离滤渣和滤液,相同的条件重复三次;
(5)将步骤(4)所得的滤液合并后减压蒸馏浓缩至25-250mL,干燥后得到水提物。
本发明所述树舌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使用资源丰富、价格便宜、环境友好的乙醇、水或者乙醇和水混合物作为溶剂,达到降低生产成本、避免有机溶剂污染的目的。
作为本发明所述树舌提取物制备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2)中的提取温度为60℃;步骤(4)中的提取温度为85℃。
作为本发明所述树舌提取物制备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2)和(4) 中的提取过程为超声提取。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树舌提取物,所述树舌提取物采用如上所述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粤微食用菌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广东粤微食用菌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805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