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光元件以及应用该导光元件的电子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711177904.1 | 申请日: | 2017-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14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8 |
| 发明(设计)人: | 叶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6/00 | 分类号: | G02B6/00 |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聂慧荃;郑特强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透光 柔光 导光元件 入射 电子装置 均匀扩散 平整表面 散射粒子 抛光 应用 | ||
1.一种导光元件,包括:
一柔光部,具有一第一柔光部表面、一第二柔光部表面以及多个散射粒子;其中,当多个光束从该第一柔光部表面入射至该柔光部后,多个所述光束根据多个所述散射粒子而在该柔光部中均匀扩散,且多个所述光束中的一部分光束从该第二柔光部表面离开该柔光部;以及
一透光部,连接于该柔光部,并具有一第一透光部表面、一第二透光部表面以及一第三透光部表面,且该第一透光部表面与该第二柔光部表面相对应,以供离开该柔光部的该部分光束入射至该透光部,而该第三透光部表面中的至少部分为一抛光平整表面,并位于该第一透光部表面以及该第二透光部表面之间,用以使入射至该透光部中的大部分光束从该第二透光部表面离开该透光部,而入射至该透光部中的少部分光束从该第三透光部表面离开该透光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元件,其中该柔光部包括一聚甲基丙烯酸甲脂材质、一聚碳酸酯材质、一聚苯乙烯材质、一聚丙烯材质以及一丙烯睛-丁二烯-苯乙烯材质中的至少一者;或者
该透光部包括一聚甲基丙烯酸甲脂材质、一聚碳酸酯材质、一聚苯乙烯材质、一聚丙烯材质以及一丙烯睛-丁二烯-苯乙烯材质中的至少一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元件,其中该柔光部以及该透光部经由一双料射出工艺而形成;或者
该柔光部以及该透光部经由一热熔工艺而相连接;或者
该柔光部以及该透光部经由一胶合制成而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光元件,其中该柔光部还具有一第三柔光部表面,且该第三柔光部表面中的至少部分位于该第一柔光部表面以及该第二柔光部表面之间并设置有一遮光片。
5.一种电子装置,包括:
一电路模块,用以提供一电子功能;
至少一发光元件,用以提供多个光束;以及
一导光元件,包括:
一柔光部,具有一第一柔光部表面、一第二柔光部表面以及多个散射粒子;其中,当该至少一发光源所提供的该多个光束从该第一柔光部表面入射至该柔光部后,该多个光束根据该多个散射粒子而在该柔光部中均匀扩散,且该多个光束中的该部分光束从该第二柔光部表面离开该柔光部;以及
一透光部,连接于该柔光部,并具有一第一透光部表面、一第二透光部表面以及一第三透光部表面,且该第一透光部表面与该第二柔光部表面相对应,以供离开该柔光部的该部分光束入射至该透光部,而该第三透光部表面中的至少部分为一抛光平整表面,并位于该第一透光部表面以及该第二透光部表面之间,用以使入射至该透光部中的少部分光束从该第三透光部表面离开该透光部,而入射至该透光部中的大部分光束从该第二透光部表面离开该透光部并向该电子装置外输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电子装置为一鼠标装置,且该电子功能为一指向功能;或者该电子装置为一键盘装置,且该电子功能为一输入功能。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柔光部还具有至少一凹槽,用以容置该至少一发光元件;其中,该第一柔光部表面为该至少一凹槽的一内壁表面。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柔光部包括一聚甲基丙烯酸甲脂材质、一聚碳酸酯材质、一聚苯乙烯材质、一聚丙烯材质以及一丙烯睛-丁二烯-苯乙烯材质中的至少一者;或者
该透光部包括一聚甲基丙烯酸甲脂材质、一聚碳酸酯材质、一聚苯乙烯材质、一聚丙烯材质以及一丙烯睛-丁二烯-苯乙烯材质中的至少一者。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柔光部以及该透光部经由一双料射出工艺而形成;或者
该柔光部以及该透光部经由一热熔工艺而相连接;或者
该柔光部以及该透光部经由一胶合制成而相连接。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装置,其中该柔光部还具有一第三柔光部表面,且该第三柔光部表面中的至少部分位于该第一柔光部表面以及该第二柔光部表面之间并设置有一遮光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790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