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免缝合支架人工血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77857.0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890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刘颖;杨凡;杜庆庆;韩乌恩;李飞;董永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脉泰科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06 | 分类号: | A61F2/06;A61F2/9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林之权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大兴区中关村科技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缝合 支架 人工 血管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免缝合支架人工血管,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人工血管吻合困难、吻合时间过长而造成的漏血及并发症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免缝合支架人工血管,包括:由依次连接的造纹部人工血管和非造纹部人工血管构成的人工血管本体,且非造纹部人工血管上缝合有可压缩的弹性金属支架;造纹部人工血管上带有免缝合连接部,免缝合连接部由位于造纹部人工血管的外侧上且与造纹部人工血管同轴无缝连接的软质环形兜,以及放置于软质环形兜和造纹部人工血管之间的超弹编织固定环构成,且超弹编织固定环上沿弹性方向设有高度约束装置;该超弹编织固定环为上下交错的网格结构,且由超弹性的镍钛合金丝编织而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免缝合支架人工血管。
背景技术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病情危险、进展迅速、死亡率高的主动脉疾病,发病率约为0.3%,未经处理的早期死亡率每小时递增1%,50%以上的患者于1周内死亡。主动脉夹层起病迅速,愈后极差,即使能存活的患者也会继续发展为具有多种临床表现的慢性主动脉夹层。主动脉夹层破口位置是决定手术方式的核心因素,破口位于降主动脉即B型夹层,主动脉腔内修复技术因为创口小、成功率高、治疗效果好、术后恢复快,已替代大部分传统的开胸腹手术而逐步成为治疗主动脉夹层的新的治疗标准。对于毗邻或波及必须要保留主要分支血管的病变,如累及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的A型夹层,目前常规的方法还是通过外科手术的方法使用人工血管替换病变动脉。
1983年Borst首次提出先行升主动脉和主动脉弓置换,并在降主动脉内置入一段游离的人工血管,在二期胸降主动脉手术时即可在左锁骨下动脉以远操作完成且不再需要深低温停循环,他将这一技术称为象鼻手术。90年代初crawford和svensson等提出改良的象鼻手术技术,不仅使人工血管植入更容易,出血并发症少,并进一步增加植入人工血管与主动脉壁的接触面积,使主动脉夹层的手术死亡率降低至5%。2003年开始,孙立忠等用四分支人工血管行主动脉弓置换加支架象鼻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获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并成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治疗的经典术式。
目前常规主动脉弓置换和支架象鼻手术的流程是在腋动脉放置灌注管,经右心房放置上、下腔静脉引流管建立心肺转流;降温为32℃以下,阻断升主动脉,切开升主动脉后经左、右冠状动脉开口灌注心脏停搏液,心脏停跳;继续降温,同时行升主动脉置换或Bental l术或David术;鼻咽温度降至18℃,停循环,依次阻断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行选择性脑灌注;切开主动脉弓,在左颈总动脉和无名动脉间横行切开主动脉;在降主动脉内释放覆膜支架;用四分支人工血管远端、覆膜支架近端以及降主动脉近端行端端吻合;吻合结束后,将动脉灌注管与四分支人工血管的灌注分支相连,阻断人工血管灌注分支的近心端,恢复下半身灌注;依次将四分支人工血管和左锁骨下动脉、左颈总动脉、无名动脉行端端吻合,吻合左颈总动脉后将其开放,恢复脑灌注,同时开始复温。再将四分支人工血管近心端与升主动脉吻合;开放升主动脉,心脏自动复跳或电击复跳;按常规继续复温、辅助循环、停机、止血和关胸。
主动脉置换手术是胸心外科最具挑战性的难题之一,主要体现在手术难度大、死亡率高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Debakey报道早年夹层动脉瘤的手术死亡率曾高达40%,主要与血管吻合技术不高导致出血有关,随着手术技巧的提高,体外循环及脑灌注方法的改进,目前手术总死亡率虽有下降,但仍在5-15%左右,病情严重者尤其主动脉弓部手术或己有严重并发症者甚至可达50-70%。手术需在体外循环下进行,累及主动脉弓部或降主动脉的还必需采用深低温停循环技术,即将体温降低至15℃左右,停止全身血液循环,在无血的环境下完成血管吻合。
本申请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手术视野显露困难,且主动脉血管都有不同程度的病变,夹层出血、管壁薄脆,吻合口渗血、漏血一直是大血管手术后一个令人颇感棘手的问题;吻合口多吻合时间长,手术需要体外循环状态下进行,进行降主动脉吻合过程中需要停循环状态,吻合时间直接影响体外循环时间、以及停循环时间和温度,体外循环和深低温停循环均为非生理状态,尤其是深低温停循环更有一定的安全时限。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脉泰科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脉泰科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785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信装置
- 下一篇:框体、框体组件及电池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