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空气净化器的连续性空气净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177805.3 | 申请日: | 2017-1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52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袁银梅;贾虎;楚化强;王计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3C3/02 | 分类号: | B03C3/02;B03C3/34;B03C3/40;B03C3/78;B01D47/06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胡锋锋;韦超峰 |
地址: | 243002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空气 净化器 连续性 空气净化 方法 | ||
1.一种基于空气净化器的连续性空气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静电净化兼水雾空气净化器进行空气净化,该净化器包括空气净化机构(1),其净化过程为:
步骤1、控制空气净化机构(1)中换气机构先启动,引入外界的空气;
步骤2、启动空气净化机构(1)中筒形静电净化器(1-2)和飞盘型静电净化器(1-3),喷风管(1-9)向筒形静电净化器(1-2)内吹入空气,由于筒形静电净化器(1-2)顶部封闭,空气向外流动,实现一级净化;空气顺着隔离板(1-6)向上流动,利用飞盘型静电净化器(1-3)实现二级净化;净化后的空气从外壳(1-1)侧壁的出风口(1-12)排出;
步骤3、筒形静电净化器(1-2)和飞盘型静电净化器(1-3)工作一段时间后,切断电源,停止静电净化除尘工作,利用水雾喷洒器进行实物净化,并喷淋筒形静电净化器(1-2)和/或飞盘型静电净化器(1-3);污水排入到支柱管(2-1);
步骤4、支柱管(2-1)中水液最终流入到蓄水供水机构的蓄水池中;经过过滤,水泵抽取上层水液,通过进水管(2-2)向水雾喷洒器供水,实现净化水的循环利用;
步骤5、水雾喷洒器喷淋一定时间后,停止供水,按照步骤1~5进行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空气净化器的连续性空气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换气机构包括穿过外壳(1-1)与外界连通的吸风器(1-7),吸风器(1-7)内端与风泵(1-8)进气口连接,风泵(1-8)排气口连接喷风管(1-9),喷风管(1-9)的出口位于筒形静电净化器(1-2)环形腔内,并在外壳(1-1)上设置出风口(1-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空气净化器的连续性空气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筒形静电净化器(1-2)设置在空气净化机构(1)的底盘(1-13)上,其上侧封闭;所述飞盘型静电净化器(1-3)通过飞盘支架(1-4)支撑,位于筒形静电净化器(1-2)上方;飞盘支架(1-4)内壁连接有隔离板(1-6),隔离板(1-6)与筒形静电净化器(1-2)之间留有排风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空气净化器的连续性空气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筒形静电净化器(1-2)包括上下设置的正极圈(1-2-1)和负极圈(1-2-2),在正极圈(1-2-1)和负极圈(1-2-2)上设置有柱状导杆,正极圈(1-2-1)与负极圈(1-2-2)上的导杆交错设置,并通过绝缘陶瓷(1-2-3)连成整体。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空气净化器的连续性空气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飞盘型静电净化器(1-3)包括梳状的阳极板(1-3-1)和阴极板(1-3-2),阳极板(1-3-1)和阴极板(1-3-2)的梳齿相插合,并固定在环形的绝缘圈(1-3-3)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空气净化器的连续性空气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水雾喷洒器包括安装在筒形静电净化器(1-2)上端的大水雾喷洒器(1-10),该大水雾喷洒器(1-10)封闭筒形静电净化器(1-2)顶部,大水雾喷洒器(1-10)的中部连接有进水管(2-2)。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空气净化器的连续性空气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水雾喷洒器包括安装在筒形静电净化器(1-2)顶部的小水雾喷洒器(1-11),该小水雾喷洒器(1-11)用于向飞盘型静电净化器(1-3)喷射水雾。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基于空气净化器的连续性空气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板(1-6)与外壳(1-1)之间设置有穿过底盘(1-13)的流管(1-5),隔离板(1-6)与筒形静电净化器(1-2)之间有排泄口(1-14),该排泄口(1-14)开设在底盘(1-13)上;所述底盘(1-13)底部设置有废水收集腔(1-16),排泄口(1-14)和流管(1-5)的排水口均与废水收集腔(1-16)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780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轨道车终端限位器
- 下一篇:一种无缝线路钢轨状态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