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安全性能的基坑防护支架在审
申请号: | 201711175214.2 | 申请日: | 2017-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49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高华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7/04 | 分类号: | E02D17/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602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性能 基坑 防护 支架 | ||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安全性能的基坑防护支架。一种高安全性能的基坑防护支架,包括横截面呈凹字形结构并紧贴基坑表面的防护底座、两个分别设置在防护底座两端凸起上的压紧装置、用于监测基坑状态并根据监测结果对压紧装置进行实时控制的监测控制系统和防护网,压紧装置与检测控制系统电连接,压紧装置之间设置有压紧杆,监测控制系统设置在基坑上,防护底座上设置有防护支架组,防护支架组包括防护边框、支撑杆和受力杆,受力杆远离支撑杆的一端设置有供压紧杆穿过的穿杆孔,防护边框的内侧设置有供防护网插入的防护网槽。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和拆卸均很容易,可重复利用,稳定性好,安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安全性能的基坑防护支架。
背景技术
基坑,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基坑属于临时性工程,其作用是提供一个空间,使基础的砌筑作业得以按照设计所指定的位置进行。
常见的基坑支护型式主要有:1、排桩支护,桩撑、桩锚、排桩悬臂;2、地下连续墙支护,地连墙+支撑;3、水泥挡土墙;4、钢板桩:型钢桩横挡板支护,钢板桩支护;5、土钉墙(喷锚支护);6、逆作拱墙;7、原状土放坡;8、基坑内支撑;9、桩、墙加支撑系统;10、简单水平支撑;11、钢筋混凝土排桩;12、上述两种或者两种以上方式的合理组合等,但上述基坑的支护方法,均具有耗费材料,工程量大,施工周期长,拆卸难度高,使用成本高的缺点。
如中国专利公布号为:CN 104790383 A,于2015年7月22日公布的一种基坑用立柱桩,包括位于立柱桩下部的混凝土预制桩及位于立柱桩上部的金属立柱;所述混凝土预制桩上端还设有用于连接混凝土预制桩与金属立柱的连接端板,连接端板与混凝土预制桩为一体成型结构,且连接端板与混凝土预制桩的混凝土粘接为一体。此基坑用立柱桩施工难度大、耗时长,工程投入成本高,并且回收重复利用难度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和拆卸均很简单,可重复利用,稳定性好,安全性高的高安全性能的基坑防护支架。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下述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安全性能的基坑防护支架,包括横截面呈凹字形结构并紧贴基坑表面的防护底座、两个分别设置在防护底座两端凸起上的压紧装置、用于监测基坑状态并根据监测结果对压紧装置进行实时控制的监测控制系统和防护网,所述的压紧装置与监测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的压紧装置之间设置有压紧杆,所述的监测控制系统设置在基坑上,所述的防护底座上设置有防护支架组,所述的防护支架组包括呈矩形的防护边框、两根沿对角线设置在防护边框内壁上的支撑杆和垂直设置在两根支撑杆交界处的受力杆,所述的受力杆远离支撑杆的一端设置有供压紧杆穿过的穿杆孔,所述的防护边框的内侧设置有供防护网插入的防护网槽。压紧装置与监测控制系统电连接,压紧装置之间设置有压紧杆,监测控制系统设置在基坑上,监测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基坑土层实际的土压力大小,并能够根据测量得到的土压力大小来计算应输出的平衡力,防护底座上设置有防护支架组,防护支架组包括呈矩形的防护边框、两根沿对角线设置在防护边框内壁上的支撑杆和垂直设置在两根支撑杆交界处的受力杆,受力杆远离支撑杆的一端设置有供压紧杆穿过的穿杆孔,压紧杆从穿杆孔处穿过受力杆,压紧杆的两端设置在压紧装置内,监测控制系统控制压紧装置使得压紧杆对受力杆作用所计算出的平衡力,压紧杆对受力杆作用力使得支撑杆与防护边框均紧压基坑表面,使得基坑处于平衡状态,防护边框的内侧设置有供防护网插入的防护网槽,防护网可从防护网槽处插入,操作简单快捷,能防止基坑上部分砂土掉落,避免危及人身安全,影响施工质量。
作为优选,所述的防护底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防护支架组。防护底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防护支架组,在施工作业时,可根据基坑的实际大小来调整防护支架组的数量及防护底座的大小,从而使得基坑防护支架的防护范围与基坑的实际大小相匹配,使得防护效果更好,增加了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大学,未经浙江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1752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试管的识别装置
- 下一篇:一种果树死皮再生营养液制备方法及应用